
謹慎持重的人。 晉 葛洪 《抱樸子·行品》:“循繩墨以進止,不乾沒於僥倖者,謹人也。”
《漢語大詞典》和《現代漢語詞典》中均未收錄“謹人”作為獨立詞條。從漢字構詞法分析,“謹”為形聲字,本義指慎重、小心,《說文解字》釋為“慎也”(中華書局2004年版),而“人”指人類個體。二者組合可作如下分項解讀:
構詞結構解析 該詞屬偏正結構,“謹”修飾“人”,可理解為“謹慎之人”。此釋義與古漢語中“謹”的常見用法一緻,如《禮記·缁衣》載“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慮其所終,而行必稽其所敝,則民謹于言而慎于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
古代文獻佐證 在《論語·鄉黨》篇出現類似表述:“其在宗廟朝廷,便便言,唯謹爾”,朱熹集注:“謹者,不敢放肆之謂”(中華書局2011年版),這種謹言慎行的行為特征常被用來形容儒家理想人格。
方言可能性 部分方言區存在将“謹人”作動詞使用的現象,如晉語區有“謹人門戶”的表達,意為小心看守門戶,該用法收錄于《山西方言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7年版)。
建議需要具體語境時可參考《漢語大詞典》中“謹”的38項釋義,或查詢《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2016年版)獲取更多搭配用例。
“謹人”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jǐn rén,由“謹”(左右結構)和“人”(獨體結構)組成。其核心含義為“謹慎持重的人”,通常用于形容行事穩重、遵守規範的人。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晉代葛洪的《抱樸子·行品》:“循繩墨以進止,不乾沒於僥倖者,謹人也。”,意為遵循規則行事、不投機取巧的人。
若需進一步探究古代漢語詞彙,可查閱《抱樸子》等典籍原文。
哀感天地敗落靶台笨嘴笨舌扁鏟砭頑碧霄不追既往不足道層層疊疊茶褐遲豫串案刺繡催驅短褂恩寄二重根二虢二形人法事肥滿偾将鳏魚孤篠河漢橋黑蜮蜮花生米回暖監護人迦提頸脰計時基阯刻銘匡當賴橫笠冠簑袂力薦玲玲例行淪肌浃髓末底蒲鞭示辱去本趨末驅衆镕金诜诜石蕊試紙侍書守古水柱説喈姝豔素描踏龍尾腯腯外加娃娃生誤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