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醇儒的意思、醇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醇儒的解釋

學識精粹純正的儒者。《漢書·賈山傳》:“所言涉獵書記,不能為醇儒。” 唐 杜甫 《贈特進汝陽王二十二韻》:“學業醇儒富,辭華哲匠能。” 清 劉大櫆 《祭吏部侍郎尹公文》:“醇儒不作,異學披猖。” 清 查慎行 《景州董子祠》詩:“醇儒豈以科名重,英主無如經術輕。”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醇儒是漢語中用于形容學識精純、德才兼備的儒家學者的專稱。這一詞彙由“醇”與“儒”二字構成:“醇”本義指酒味濃厚,引申為純粹、精粹;“儒”指儒家學派或信奉儒家思想的人。綜合而言,“醇儒”強調學者在儒家經典研究及道德實踐上的純粹性與深刻性。

從文獻記載看,“醇儒”最早見于《漢書·賈山傳》,其中提到賈山“所言涉獵書記,不能為醇儒”,此處以“醇儒”作為學問造詣的标準,指代學問精純、言行合道的儒者。宋代朱熹在《四書章句集注》中亦用“醇儒”評價學者,強調其治學嚴謹、心性修養深厚的特點。

權威辭書如《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學識精粹的儒者”,《辭海》則進一步補充其内涵,指出“醇儒”不僅精于經學,還需躬行儒家倫理,體現知行合一的特質。近現代學者如錢穆在《國史大綱》中,亦以“醇儒”指代宋明理學中恪守儒家正統的學者群體。

需注意的是,“醇儒”在曆史語境中常與“通儒”對比,前者側重專精與純粹,後者則強調博學融通。這一概念至今仍用于學術領域,形容在儒家思想研究上具有深厚造詣的學者。

網絡擴展解釋

“醇儒”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及用法如下:

詞義解釋

醇儒(拼音:chún rú)指學識精粹純正的儒者,強調學問專精、道德純粹,常用來形容儒家學者中造詣深厚的人。


出處與例證

  1. 曆史文獻:

    • 《漢書·賈山傳》提到:“所言涉獵書記,不能為醇儒。”,意為賈山學問雖廣博但不夠專精,故未被視作醇儒。
    • 唐代杜甫《贈特進汝陽王二十二韻》中贊道:“學業醇儒富,辭華哲匠能。”,形容對方學識如醇儒般深厚。
  2. 後世用法:

    • 清代劉大櫆《祭吏部侍郎尹公文》批評當時學風:“醇儒不作,異學披猖。”,表達對純粹儒學衰落的感慨。

擴展解析


“醇儒”一詞承載了儒家對學問專精與道德純粹的雙重要求,自漢代沿用至今,既用于曆史評價,也可擴展至對現代學者的贊譽。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漢書》《南史》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罷議飙禦畢生不慎不失舊物撦拽吃裡爬外崇薙沖洗傳吏春漲從自村坊寸賞丹術方揚繁奏富态構綴孤俊國際私法好言好語花彩渾黃貨币市場減價建統嘉願譏短粳粱寖少就勢卷甲韬戈崛出訣脈看家本領款玩涼氛陵逼流幸栾茶駡鬼書毛頭星孟飨普濟群生七口八嘴去離蚺膽榮露入不敷出山樓奢望石哈欠天座通銜屯住烏柹兀斜小子後生洩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