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轘轅的意思、轘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轘轅的解釋

(1) [strategic roads]∶形勢險要的道路

凡兵主必先審知地圖轘轅之險。——《管子》

(2) [Huanyuan Mountain]∶即轘轅山,在河南省偃師縣東南,鞏縣西南,登封縣西北,山路環曲奪險,古稱轘轅道

使司徒禁掠栾氏者,歸所取焉,使候出諸 轘轅。——《左傳》

(3) [Huanyuan pass]∶關名,在河南轘轅山

轘轅之險,濫車之水。——《集韻》

詳細解釋

(1).盤旋往還。形容道路環曲。《管子·地圖》:“凡兵主者,必先審知地圖。轘轅之險,濫車之水……名都廢邑,困殖之地,必盡知之。” 尹知章 注:“謂路形若轅,而又轘曲。 緱氏 東南有 轘轅道 是也。” 宋 梅堯臣 《次韻和永叔對雪十韻》:“欺貧凍蓬蓽,增險想轘轅。”

(2).山名,關口名。在 河南 。因山路有十二曲,盤旋往還得名。《左傳·襄公二十一年》:“使侯出諸 轘轅 。” 楊伯峻 注:“ 轘轅 ,山名,在 河南 登封縣 西北三十裡,又跨 鞏縣 西南。險道也。” 隋 江總 《南還尋草市宅》詩:“紅顔辭 鞏洛 ,白首入 轘轅 。” 金 元好問 《秋望賦》:“瞻彼 轘轅 ,西走 漢 京。” 清 張尚瑗 《仙霞關》詩:“王公守國天設險, 崤函 、 轘轅 自古崇。”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轘轅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複合詞,其核心釋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本義與字形結構 “轘轅”由“車”和“袁”構成,本義與車駕行進相關。《說文解字》釋“轘”為“車裂人”,而“轅”指車前駕牲畜的直木,二字組合後引申為險峻盤旋的道路形态。

二、地理實體指稱

  1. 古代關隘名:特指河南偃師東南的轘轅山通道,以山勢迂回險峻著稱。《史記·高祖本紀》載“沛公引兵過轘轅”,印證其為秦漢時期軍事要沖。
  2. 山脈名稱:嵩山三十六峰之一的轘轅山,《水經注·颍水》描述其“阪十二曲,将去複還”,形容山道盤旋曲折的特征。

三、姓氏源流 作為罕見姓氏,轘轅氏出自春秋時期官職名。《通志·氏族略》記載鄭國設“轘轅”官,主掌車駕調度,後裔以官為氏,今多簡化為單姓“轅”或“袁”。

四、文化引申 在古典文獻中,該詞常被借喻人生境遇的曲折艱險。如唐代李華《含元殿賦》用“轘轅九折”比喻仕途坎坷,體現漢語詞彙的意象化表達傳統。

(參考資料: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郦道元《水經注》、鄭樵《通志》)

網絡擴展解釋

“轘轅”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一、比喻義:輔佐君主的重臣(發音hān yuán)

  1. 基本含義
    原指古代馬車車轅上的挽馬(兩匹牽引車輛的馬),後引申為比喻輔佐君主的重要臣子,意為國家政務的核心支柱。
  2. 使用場景
    多用于形容為君主分憂、出謀劃策的賢臣,強調其地位的關鍵性,例如:“國之轘轅,社稷之重。”

二、地理義:險要道路或山名(發音huán yuán)

  1. 險要道路
    指盤旋曲折的險峻山路,如《管子·地圖》提及“轘轅之險”,形容軍事戰略要道。
  2. 山名與關口
    位于今河南省偃師市東南,因山路十二曲、環曲險阻得名,曾是東漢時期的軍事要地,海拔約520米。據《左傳》記載,此處為古代重要關隘。

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傲易忏事揣挫大功帝皇鬥阋厄貧分門别類宮扇襘結鬼薪河川核裝置慌慌交造潔精街吏計挍即戎決語郡符俊群老來俏離列六耳不同謀溜光罄盡隆崛龍駼龍修緑豆青驢臉答挂馬褐每句韻綿劇缗繦慕習蟠桃飯爬山頻次迫隘破山劍強食清浮驅叱任用容日笙鑰佘太君示谕俟次遂字陶猗術通計頽岸穨法汪精衛亡謂完塊無萬數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