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陶猗術的意思、陶猗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陶猗術的解釋

指經商。 明 李東陽 《退庵處士趙公墓志銘》:“甫弱冠輒共任家政,遠涉湖海,為 陶 猗 術。既負藝識,儕類歸服,家日裕。” 清 昭槤 《嘯亭續錄·王功偉》:“自以為善 陶 猗 之術,屢開市店,貲財為人紿盡,而先生自以為倍獲,人前津津道之,其志終不衰也。”參見“ 陶猗 ”、“ 陶朱公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陶猗術”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與古代經商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陶猗術(拼音:táo yī shù)指經商之道或經商活動。該詞由“陶猗”與“術”組合而成,其中“陶猗”代指古代兩位著名富商——陶朱公(範蠡)和猗頓,而“術”則指方法、技藝。


詞源與用法

  1. 曆史典故
    “陶猗”并稱源于春秋戰國時期的兩位巨賈:

    • 陶朱公:即範蠡,助越王勾踐滅吳後隱退經商,成為富甲一方的商人,被後世尊為“商聖”。
    • 猗頓:魯國貧士,後向陶朱公學習經商之術,以畜牧、鹽業緻富,名揚天下。 因此,“陶猗術”借兩人之名,代指經商才能或緻富之道。
  2. 文獻用例

    • 明代李東陽《退庵處士趙公墓志銘》記載:“遠涉湖海,為陶猗術”,描述趙公通過經商積累財富。
    • 清代昭槤《嘯亭續錄》提到王功偉“自以為善陶猗之術”,諷刺其盲目效仿經商卻屢屢失敗。

近義詞與關聯詞


使用注意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史記·貨殖列傳》對陶朱公的記載,或《漢書》《晉書》中相關商業活動的描述。

網絡擴展解釋二

《陶猗術》的意義

《陶猗術》是一個漢字詞語,它有着特定的意義。為了更好地理解這個詞的含義,我們來分析它的構成和來源。

構成和筆畫

《陶猗術》由3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和“⻍”。這三個部首分别代表着犭、手和者。它共有14個筆畫。

來源

《陶猗術》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漢字演變過程。在古時候,字形并不完全與現在相同。它的古字形是“猊術”,用于表示一種祭祀儀式,是古代中國中原地區部分族群的風俗。隨着時間推移,字形逐漸演化成了現在的樣子。

繁體

在繁體字中,《陶猗術》的字形基本保持不變,仍然是“猊術”的形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稍有不同。對于《陶猗術》這個詞,古代的寫法更貼近它的古字形“猊術”。古代人們采用毛筆和宣紙進行書寫,筆畫流暢而有韻律。

例句

以下是兩個使用《陶猗術》的例句:

1. 他擅長陶猗術,是一位優秀的祭祀師。

2. 這個部落舉行了一場隆重的陶猗術儀式。

組詞

由于《陶猗術》是一個特定的詞語,通常不會用于組詞。但是可以通過搭配其他詞彙來形成新的詞組,例如“陶猗術儀式”、“陶猗術技巧”等。

近義詞和反義詞

《陶猗術》的近義詞是“祭祀”、“祭奠”等,它們都可以用來表示類似的儀式活動。《陶猗術》的反義詞則沒有一個具體的對應詞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