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大功的意思、大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大功的解釋

(1) [great merit]∶大功業,大功勞

(2) [extraordinary service]∶獎勵用語

記大功一次

詳細解釋

(1).大功業,大功勞。《書·大诰》:“敷前人受命,茲不忘大功。”《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規小節者不能成榮名,惡小恥者不能立大功。” 唐 韓愈 《論捕賊行賞表》:“自古以來,未有不信其言而能有大功者,亦未有不費少財而能收大利者也。” 周6*6*《在延安各界舉行的“雙十二”紀念會上的講演》:“我們要求立即釋放 張 楊 兩将軍,他們是有大功于抗戰事業的。”

(2).獎勵用語。如:記大功一次。

(3).喪服五服之一,服期九月。其服用熟麻布做成,較齊衰稍細,較小功為粗,故稱大功。舊時堂兄弟、未婚的堂姊妹、已婚的姑、姊妹、侄女及衆孫、衆子婦、侄婦等之喪,都服大功。已婚女為伯父、叔父、兄弟、侄、未婚姑、姊妹、侄女等服喪,也服大功。參閱《儀禮·喪服》《清通典·禮服制》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大功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大功”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大功”指重大的功績或功勞,強調成就的顯著性和影響力。其核心由“大”(重大)和“功”(功績)構成,常用于描述對國家、集體或個人有重大貢獻的行為。


二、語境與應用

  1. 褒揚成就
    如“立下大功”“記大功一次”,用于表彰傑出貢獻,常見于軍事、職場等場景。
  2. 曆史與文學引用
    如《史記》中“規小節者不能成榮名,惡小恥者不能立大功”,強調成大事需超越瑣碎。

三、延伸含義(曆史背景)

在古代喪服制度中,“大功”屬于五服第三等,服期九月,用于堂兄弟、未婚堂姊妹等親屬的喪禮,以熟麻布為材質,體現宗法等級。現代此用法已淡化。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五、使用建議

如需進一步探讨古代喪服制度或具體典故,可參考來源網頁中的詳細考據。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功》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大功》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指重大的功績、偉大的成就。

《大功》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大功》的拆分部首是“大”和“力”,分别代表“大”字的部首和意義,以及表示動作的“力”字。它的總筆畫數為9畫。

《大功》的來源

《大功》一詞源于古代漢語,最早出現的出處可以追溯到《論語·衛靈公》的記載:“大功以迷其香。”這裡的“大功”意指偉大的成就給人以迷惑之感。

《大功》的繁體

《大功》的繁體為「大功」,字形與簡體基本相同,隻是書寫時筆畫形狀略有不同。

古時候《大功》的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即便是現在的《大功》這個詞,也被寫成「大功」,沒有根本上的差異。

《大功》的例句

1. 他的實踐經驗和領導能力為公司的發展做出了大功。

2. 這位運動員憑借出色的表現赢得了一項大功。

3. 在這次成功的談判中,外交官們做了大功。

《大功》的組詞

功德、大功告成、功臣、功罪、功業、博大精深、殚精竭慮、艱苦卓絕。

《大功》的近義詞

重大成就、偉大的業績、重要功績。

《大功》的反義詞

小事、微不足道、無貢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