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整的田土。 宋 蘇轼 《跋姜君弼課冊》詩:“霤綆四墜,日中見昧,移晷而收,野無完塊。”
“完塊”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wán kuài,其核心含義指完整的田土,具體解釋如下: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該詞,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蘇轼原詩及《漢典》等權威辭書。
《完塊》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完整而堅固的塊狀物。
《完塊》的部首是“口”和“土”。其中,“口”位于上部,表示與口相關;“土”位于下部,表示與土地、土壤相關。
《完塊》的總筆畫數為10畫。
《完塊》是由“完”和“塊”兩個字組成的合成詞。其中,“完”意為完整、無缺;“塊”表示固體的一部分。
《完塊》的繁體字為「完塊」。
古時候,《完塊》的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
1. 這個櫥櫃的門是由一塊完塊的木頭做成的。
2. 她把紙張撕成了幾個完塊。
1. 完美:指達到極緻、沒有缺陷的狀态。
2. 塊狀:指呈現塊狀的形态。
3. 完整:指沒有缺損、完全不缺失。
1. 完整:具備全部部分,沒有斷裂或缺失。
2. 完全:沒有殘缺、全部都到達的狀态。
3. 完美:達到非常高水平、沒有缺陷的狀态。
1. 碎片:一種由原本完整的物體破碎成的小塊。
2. 殘缺:指有部分缺失或損壞的狀态。
3. 不全:不完整、有缺陷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