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慌手忙腳的意思、慌手忙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慌手忙腳的解釋

見“ 慌手慌腳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慌手忙腳”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人因慌張、忙亂而導緻手腳動作不協調、失去條理的狀态。以下是其詳細解釋及權威來源參考:


一、核心釋義

指人在遇到突發狀況、時間緊迫或内心緊張時,行為舉止失去從容,表現為手腳慌亂、動作忙亂無序,無法穩妥地處理事情。

例句:”聽到火警鈴聲,他慌手忙腳地沖出房間,連鞋都穿反了。“


二、詞源與結構分析

  1. 構詞解析

    • “慌手”:指雙手因慌張而不知所措;
    • “忙腳”:指雙腳因忙亂而行動錯亂。

      二者疊加,強化了慌亂狀态下全身動作失調的意象。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2. 近義詞對比

    • “手忙腳亂”:側重動作的忙亂,與“慌手忙腳”意義相近,但後者更強調心理慌張引發的肢體失控。
    • “驚慌失措”:側重心理狀态,而“慌手忙腳”更具體描述行為表現。

      來源:《漢語成語大詞典》,中華書局,2002年。


三、權威詞典釋義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形容做事慌張忙亂,沒有條理。

    例:他一時慌手忙腳,打翻了茶杯。

  2. 《漢語大詞典》(修訂版)

    指人因緊張或匆忙而行動慌亂,手足無措。

    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年。

  3. 《新華成語詞典》

    強調因心理緊張導緻動作協調性喪失,常見于突發事件的描述。


四、使用場景與典型語境


五、相關文化背景

該成語源于日常行為觀察,生動體現漢語“以身體部位喻狀态”的構詞特點(如“焦頭爛額”“眉開眼笑”),屬典型的口語化表達,明清白話文學中已常見使用。

來源:《漢語成語源流大辭典》,語文出版社,2003年。


以上内容綜合權威工具書及語言學研究成果,釋義精準、例證典型,符合漢語規範用法。

網絡擴展解釋

“慌手忙腳”是一個口語化的四字短語,通常用來形容人在慌亂、緊張或緊急情況下動作失去條理、手忙腳亂的狀态。其核心含義是因慌張而導緻行為混亂。以下是詳細解析:


1.詞義拆分


2.常見使用場景


3.近義詞與區别


4.反義詞對比


5.使用建議


若需進一步辨析其他類似表達(如“毛手毛腳”“笨手笨腳”),可補充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白魚入舟寶駕保聖寺抃蹈編檢兵釁春耨醇源出牌颠阻雕琢帝書端貳發靈丐退膏面骨目滾輪華屋秋墟灰坑磵戶潗湁菁蔥框框類聚量抹聯翩而至犁鹕離珠龍性難馴栾栱漫渎鞔革美茂迷花眼笑銘戴内剛懦鈍謙恪青梅竹馬毬場诠識曲頸甑忍害宂賤紹祚身勢學使功不如使過實音拾踴刷卷熟面孔思遠速速體認痛經惟桑蝸量烏衣國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