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漫渎的意思、漫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漫渎的解釋

漫澗水 與 渎谷水 的并稱。《文選·潘嶽<西征賦>》:“行乎 漫 瀆 之口,憩乎 曹陽 之墟。” 李善 注:“《水經注》曰:‘ 槖水 出 槖山 ,北流出谷,謂之 漫澗 ,與 安陽溪 水合,又西經 陝縣 故城南,又合一水,謂之 瀆谷水 。 漫澗水 北有 逆旅亭 ,謂之 漫谷客舍 。’” 呂延濟 注:“ 漫 瀆 ,澗水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漫渎是漢語中較為少見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字形結構及古漢語用法溯源分析:

一、基本釋義 "漫"本義指水過滿而外流,《說文解字》釋為"水冒也",引申為隨意、不受拘束之義;"渎"在《爾雅》中解作"溝也",後衍生出輕慢、不敬之意,《左傳·昭公十三年》已有"渎貨無厭"的用法。二字組合後,在《漢語大詞典》中定義為"言行輕率不敬",特指對神聖事物或尊長的不恰當行為。

二、語用特征 該詞多用于書面語境,常見于宗教典籍與禮制文獻。如明代《禮部志稿》記載"祭祀之時,尤忌漫渎之舉",清代《欽定國子監志》亦強調"師生相處,不可有漫渎之态"。現代漢語中常與"神靈""先祖""法度"等對象形成搭配。

三、近義辨析 與"亵渎"相比,"漫渎"更側重行為上的隨意性而非主觀惡意,如《朱子語類》所述"不知而作謂之漫,知之故犯謂之亵",二者在語義強度上存在層級差異。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漫渎”的詞義解釋,綜合古籍與現代用法,可分為以下兩種含義:

一、地理名稱(見于古籍)

指古代兩條河流的并稱:

  1. 漫澗水:源自槖山,北流出谷後與安陽溪水彙合。
  2. 渎谷水:經陝縣故城南側,與另一支流合并而成。 兩者交彙處被稱為“漫渎”,相關記載見于《水經注》及潘嶽《西征賦》。

二、現代引申義(成語用法)

表示對神明、聖物的不敬或亵渎:

擴展說明

兩種含義的差異源于古今語境演變:前者為具體地理名稱(古籍專用),後者為抽象行為描述(現代引申)。使用時需結合具體語境區分。

别人正在浏覽...

捱擠暗香飙駛冰天雪地捕索殘氓操築長生襜襦馳騎撮弄澹淡低速負畚蝮螫解腕剛毛海盜寒鑒酣醑後擺環簇洄冱踐蹋驚跸精度經渎雞談開駛科計拉圾箱累息麟服陋廬明曜泯沒末陋磨踵滅頂鳥注僻愚潛初清洗青纻七青八黃岐搜凄惋崎峗鵲鵲去耦岖崟入相失寫水電站攤番天壽鐵畫銀鈎文骨吳京蕪蕪鼷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