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聖寺的意思、保聖寺的詳細解釋
保聖寺的解釋
在 江蘇 吳縣 甪直鎮 。寺創建于 梁 天監 二年, 唐 至 清 均修建。寺内天王殿為 宋 代遺物,木構雖大部分為 明 代遺物,但還保存 宋 代建築傳統的制作手法。寺内原有十八尊羅漢塑像,相傳為 唐 楊惠之 所作,1927年寺遭大火,現僅存九尊。羅漢形态逼真,形體比例適度,刀法渾厚有力,能顯示出不同的性格特點,為我國較有代表性的塑像之一。
詞語分解
- 保的解釋 保 ǎ 看守住,護着不讓受損害或喪失:保衛。保管。保健。保障。保密。明哲保身。朝不保夕(早晨保不住晚上會發生什麼情況。形容形勢危急)。 維持原狀,使不消失或減弱:保持。保潔。保質。保墒。 負責:保證。
網絡擴展解釋
保聖寺是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甪直鎮的一座千年古刹,具有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以下為綜合解釋:
一、曆史沿革
- 始建與鼎盛
保聖寺始建于梁天監二年(公元503年),屬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北宋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年)達到鼎盛,寺内建築規模宏大,僧衆達千人,範圍覆蓋半個甪直鎮。
- 興衰與重建
元代逐漸衰頹,明代成化年間(1465-1487年)由僧人璇大章主持大修,恢複一流寺廟格局,與杭州靈隱寺齊名。明末崇祯三年(1630年)重修大雄寶殿,清乾隆年間重建山門。
二、建築特色
- 現存遺構
寺内天王殿為宋代遺物,木構部分多為明代遺存,但保留了宋代建築傳統手法。現存山門按乾隆年間原貌修複,古物館内保存了唐代雕塑家楊惠之創作的九尊羅漢塑像(原為十八尊,1927年大火後僅存九尊)。
- 文化融合
寺内包含晚唐詩人陸龜蒙的遺迹“鬥鴨池”“清風亭”,以及現代教育家葉聖陶紀念館,形成宗教與人文景觀的融合。
三、保護與價值
1961年,保聖寺羅漢塑像被列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建築與雕塑藝術反映了宋明時期的工藝特色,兼具曆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事件或建築細節,可參考、3、5、6、7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保聖寺》是一詞,意思是"保護聖寺"。它的拆分部首是保(bǎo)和聖(shèng),其中保的筆畫數為8,聖的筆畫數為9。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是由"保"和"聖寺"兩個詞組合而成的。《保聖寺》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一緻。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保聖寺"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由于我目前不具備古代漢字寫法的确切信息,無法提供具體的細節。
以下是一個例句:
保聖寺一直是這個地區的宗教和文化中心。
關于組詞,可以有以下幾個例子:
保護、聖寺、宗教
關于近義詞,可以考慮:
護佑、保佑
關于反義詞,可以考慮:
摧毀、破壞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