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銘戴的意思、銘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銘戴的解釋

銘感。《周書·晉蕩公護傳》:“草木有心,禽魚感澤,況在人倫,而不銘戴。” 唐 黃滔 《答陳磻隱論詩書》:“乃惶惕銘戴之無窮,伏惟察而憐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銘戴”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含義為銘記于心并心懷感激,常用于表達對他人的恩情或重要事物的深切感念。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出處與用法

  1. 古文用例:

    • 《周書·晉蕩公護傳》提到:“草木有心,禽魚感澤,況在人倫,而不銘戴。” 意指連自然界的生物都懂得感恩,何況人類。
    • 唐代黃滔在《答陳磻隱論詩書》中寫道:“乃惶惕銘戴之無窮”,表達對他人指點的感激。
  2. 現代用法:
    多用于書面或正式場合,如感謝信、緻辭中,表示對他人的恩情或貢獻的鄭重感謝。例如:“您的教導,我必銘戴于心。”


三、近義詞與關聯詞


四、使用場景

如需更全面的古籍例句或現代用法分析,可參考權威詞典(如、4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銘戴的意思

銘戴是一個動詞詞組,意思是深刻地銘記并戴在心上。它表示對某種思想、道德準則、責任或使命的強烈認同和忠誠。

拆分部首和筆畫

銘戴的拆分部首是金和戈,其中金表示金屬,戈表示兵器,可以理解為将準則或責任銘刻在心中,如同刻在金屬兵器上一樣。它的總筆畫數為14畫。

來源和繁體

銘戴一詞的最早來源是出自中國古代經典《論語》中的一句話:“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其中“居其所而衆星共之”一句的解釋是指北辰星作為衆星中最為明亮的一個,代表着道德高尚的人。後人将“銘戴”一詞引申為對道德或準則的高度尊重和遵守。

銘戴的繁體字為銘戴。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銘戴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其中“戴”字在古代寫作“戴”字的上方加一個“冖”字,表示頭戴或心戴,表示将思想或準則銘刻在心頭。

例句

1. 作為一個教師,我們應該銘戴教育使命,對學生負責。

2. 這位老将軍一生以軍人為榮,銘戴着對國家的忠誠。

3. 我們需要銘戴先輩們為我們留下的寶貴經驗和智慧。

組詞

1. 銘記:深刻記住并銘刻在心中。

2. 戴德:對于他人的恩惠或社會的幫助心懷感激。

3. 忠誠:對于組織、國家或人的忠誠和堅持。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尊崇、尊重、敬仰。

反義詞:忘卻、背叛、蔑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