懦鈍的意思、懦鈍的詳細解釋
懦鈍的解釋
庸弱無骨力。《梁書·文學傳上·庾肩吾》:“比見京師文體,懦鈍殊常,競學浮疎,争為闡緩。”
詞語分解
- 懦的解釋 懦 ò 軟弱無能:懦夫。懦弱。怯懦。 筆畫數:; 部首:忄; 筆順編號:
- 鈍的解釋 鈍 (鈍) ù 不鋒利,不快,引申為不順利:這把刀真鈍。成敗利鈍。 笨,不靈活:鈍滞(a.遲鈍呆滞;b.不鋒利)。遲鈍。愚鈍。拙嘴鈍舌。 快利銳 筆畫數:; 部首:钅;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懦鈍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懦”和“鈍”兩個語素構成,主要形容人的性格或能力狀态,屬于書面語,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理解:
-
性格怯懦,缺乏勇氣與決斷:
- “懦”指軟弱、膽小、畏縮不前。《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懦”定義為“軟弱無能;不堅強”。
- “鈍”在此語境中引申為反應遲鈍、優柔寡斷、缺乏銳氣和進取心。
- 因此,“懦鈍”結合兩者,強調個體在性格上不僅軟弱怕事,而且在面對挑戰或需要決斷時顯得遲疑、笨拙、缺乏魄力。例如:“其性懦鈍,遇事常逡巡不敢前。”
-
資質愚笨,反應遲鈍:
- “鈍”的本義指不鋒利,引申為愚笨、遲鈍、不靈敏。《漢語大詞典》收錄“懦鈍”詞條,釋義之一即為“愚笨”。
- 在此義項下,“懦鈍”側重于形容人天資不高,思維或行動遲緩,不夠機敏靈活。例如:“資質懦鈍,學業難進。”
“懦鈍”一詞融合了性格上的怯懦、軟弱與能力或反應上的遲鈍、笨拙兩層含義,常用于描述一個人缺乏勇氣、決斷力且顯得愚笨或不夠機靈的狀态。它是一個帶有一定貶義色彩的書面詞彙。
同義詞參考: 怯懦、軟弱、愚鈍、遲鈍、笨拙。
反義詞參考: 勇敢、剛毅、果斷、機敏、聰慧。
網絡擴展解釋
“懦鈍”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其含義及用法:
1.基本釋義
- 拼音:nuò dùn(注音:ㄋㄨㄛˋ ㄉㄨㄣˋ)
- 核心含義:指資質薄弱、遲鈍,多用于形容性格軟弱或文風缺乏骨力。例如“生性懦鈍”或“文體懦鈍”。
2.出處與文學引用
該詞最早見于《梁書·文學傳上·庾肩吾》:“比見京師文體,懦鈍殊常,競學浮疏,争為闡緩。”
此處描述當時京城文風庸弱無力,缺乏剛健之氣,體現“懦鈍”用于批評文學風格的語境。
3.用法與示例
- 形容性格:如“生性懦鈍”,指人天性怯懦且反應遲鈍。
- 評價文體:用于批評文章或藝術形式缺乏力度與深度,如“懦鈍殊常”。
4.近義詞與英文翻譯
- 近義詞:孱弱、愚鈍、平庸(需根據具體語境選擇)。
- 英文翻譯:weak and dull,強調軟弱與遲鈍的雙重含義。
5.權威性與擴展說明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常見于古典文學或學術讨論中。漢典、滬江詞典等權威來源均收錄此詞,但不同語境下側重點略有差異。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梁書》原文或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詳細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阿耨達山北府逼脅比周材使長毫酬直垂垂丹紫大桡蹀蹀二婚親伏兵古兒汗鬼臉鲑魚弘化滑滑黃垆惠劍禍羅甲苯夾衫節棁解夏草镌誨俊哲具象開瀹缂繡控揣寇害浪栧雷峯夕照靈境俚談羅馬教廷猛烈名藩民謠扭打陪台骞舉樵蘇後爨起頂宂懦宂蕪散曹商絲詩材厮下條循銅魚符退磁罔屈晚魄無良遐坂象教小樂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