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randfather] 祖父
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孫。——《韓非子·五蠹》
(1).祖父。《韓非子·五蠹》:“今人有五子不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孫。”《史記·留侯世家》:“ 留侯 張良 者,其先 韓 人也。大父 開地 ,相 韓昭侯 、 宣惠王 、 襄哀王 。” 裴駰 集解引 應劭 曰:“大父,祖父。”《梁書·王茂傳》:“ 茂 年數歲,為大父 深 所異。” 清 劉大櫆 《阮君墓志銘》:“然吾父痛先大父之早卒,大母之苦節。”
(2).外祖父。《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 冒頓 在,固為子婿;死,則外孫為單于。豈嘗聞外孫敢與大父抗禮者哉?”
“大父”是漢語中一個曆史悠久的稱謂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指祖父(父親的父親)
這一用法在古籍中最為常見,例如《韓非子·五蠹》提到“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孫”,《史記·留侯世家》也記載張良的祖父被稱為“大父開地”。明代歸有光、清代田蘭芳的墓志銘中同樣延續了這一用法。
指外祖父(母親的父親)
如《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中,通過“外孫敢與大父抗禮”的表述,明确将“大父”與外祖父關聯。漢代《漢書·婁敬傳》也有類似記載。
補充說明
《大父》是指年齡較大的父親,也可用于尊稱對方的父親。
《大父》的部首是 父(fù),筆畫數為 8。
《大父》一詞源于漢語,普通話中的“大”意為年長或者尊敬,通常用于對長輩進行尊稱。而“父”則是指父親。結合在一起,表示對年長的父親的尊稱。
《大父》在繁體漢字中的書寫為「大父」。
在古漢字中,《大父》的寫法可能與現在有所不同,古漢字的形态變化較大,具體的寫法可能需要進一步研究。
1. 我的大父今年已經九十歲了。
2. 大父,您辛苦了,我來為您倒杯茶吧。
3. 鄰居家的大父經常給我講他年輕時的故事。
大父并不常見于組詞,因為它通常作為一個整體使用。但是可以考慮以下組詞:
1. 大父親:指年齡較大的父親。
2. 大父輩:指年齡較大的長輩。
近義詞可以是對年長父親的尊稱,例如:
1. 老父親
2. 高父
3. 尊親
反義詞是指與大父相反的意思,例如:
1. 小父親
2. 幼父
3. 至親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