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射柳的意思、射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射柳的解釋

(1).指 春秋 養由基 精于射箭的故事。《史記·周本紀》:“ 楚 有 養由基 者,善射者也。去柳葉百步而射之,百發而百中之。左右觀者數千人,皆曰善射。”後用為善射的典實。 北周 庾信 《周大将軍司馬裔碑》:“藏松寳劍,射柳琱弓,推誠 賈復 ,屈節 廉公 。”參閱《戰國策·西周策》

(2). 遼 金 時的一種競技活動。在場上插柳,馳馬射之,中者為勝。源于古鮮卑族秋祭時馳馬繞柳枝三周的儀式。《漢書·匈奴傳上》“大會蹛林” 唐 顔師古 注:“蹛者,繞林木而祭也。 鮮卑 之俗,自古相傳,秋天之祭,無林者尚豎柳枝,衆騎馳遶三周乃止。此其遺法。”《遼史·太宗紀上》:“射柳於 太祖 行宮。”《金史·禮志八》:“射柳、擊毬之戲,亦 遼 俗也, 金 因之。凡重五日拜天禮服,插柳毬場,為兩行,當射者以尊卑序,各以帕識,其枝去地約數寸,削其皮而白之,先以一人馳馬前導,後馳馬,以無羽橫鏃箭射之。既斷柳,又以接而馳去者為上;斷而不能接去者次之;或中其青處,及中而不能斷,與不能中者為負。每射必伐鼓以助其氣。” 明 代射柳之法有異于前。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一:“ 永樂 中,禁中有翦柳之戲。翦柳,即射柳也。 陳眉公 雲:胡人以鵓鴣貯葫蘆中,懸之柳上,射之。射中葫蘆鴿輒飛去,以飛之高下為勝負。往往會於清明、端午日,名曰射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射柳”一詞包含兩層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曆史典故

指春秋時期楚國神箭手養由基的典故。據《史記·周本紀》記載,養由基能在百步之外射中柳葉,且“百發百中”,圍觀者數千人皆歎服其射術。後世以此作為精于射箭的象征。

二、古代競技活動

遼、金、元時期盛行的一種騎射競技,源于古鮮卑族的祭祀儀式:

  1. 形式:在場地插柳枝,騎手策馬以箭射柳,射中者為勝。具體規則包括:
    • 鮮卑族秋祭時,騎手繞柳枝馳騁三周(《漢書》注提及);
    • 遼金時期演變為節慶活動,如《遼史》載遼太宗“射柳于太祖行宮”。
  2. 文化意義:
    • 與薩滿信仰相關,柳樹象征女真族祖先保護神,契丹人通過射柳實施巫術,試圖削弱女真勢力;
    • 後融入漢族習俗,成為清明節傳統活動之一。

補充說明

該詞在不同語境中可能側重不同含義:文學作品中多引用養由基典故,而曆史文獻中常指北方民族的騎射活動。其演變體現了軍事訓練、宗教儀式與民俗的融合。

網絡擴展解釋二

射柳的意思

射柳是一個漢語詞語,它是由兩個字組成的。“射”意為用弓箭或類似武器射擊,“柳”則是一種樹木。因此,“射柳”可以理解為射擊柳樹,或者以柳樹為目标進行射擊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漢字拆分規則,“射”字的部首是“寸”,“柳”字的部首是“木”。筆畫上,“射”字共有九畫,“柳”字共有十二畫。

來源和繁體

“射柳”這個詞的來源并不确切,但在古代文學作品中有所出現。在《後漢書·爾雅》中,有一句:“射柳,射萬木中之柳也。”這句話意味着射中柳樹在萬木之中,可能是最早出現“射柳”一詞的地方。繁體中,“射”字和“柳”字的字形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對于“射”字,其古代寫法為象形字,上面有一個弓,下面有一個箭。而對于“柳”字,也是象形字,上面為樹幹,下面為樹根。

例句

1. 他準确地射中了遠處的柳樹。

2. 他喜歡射箭,每天都會找個地方射一射柳樹。

組詞

1. 射箭:使用弓箭或類似武器進行射擊的行為。

2. 射擊:用武器或其他發射物體的方法進行攻擊。

近義詞

1. 射樹:與射柳類似,意為用箭射擊樹木。

2. 射殺:指用弓箭或其他武器射擊并殺死目标。

反義詞

未能找到與“射柳”完全相反或相對的詞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