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巨牍的意思、巨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巨牍的解釋

規模弘大的著作。 田北湖 《論文章源流》:“及乎《爾雅》,體制乃備,則長篇巨牘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巨牍”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維度詳細解析:

一、基本解釋

巨牍(拼音:jù dú)指規模弘大的著作。該詞由“巨”(意為大)和“牍”(古代指書寫用的木簡或文書)組合而成,強調作品在篇幅或内容上的宏大性。

二、出處與用法

該詞最早見于田北湖的《論文章源流》:“及乎《爾雅》,體制乃備,則長篇巨牘也。” 此處用“巨牍”形容《爾雅》這類典籍的體系完整和内容廣博。

三、字義分解

  1. 巨:形容詞,表示“大、很大”,如“巨款”“巨輪”;
  2. 牍:名詞,原指古代寫字用的木簡,後引申為公文或書信,如“文牍”“尺牍”。

四、相關延伸

“巨牍”常用于描述經典文獻、學術論著等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長篇作品,帶有褒義色彩,強調其學術價值或曆史地位。


提示:若需查看更詳細的古籍例證或網絡釋義,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綜合自)。

網絡擴展解釋二

巨牍

巨牍(jù dú)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巨”和“牍”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巨”字的部首是“工”,有4個筆畫;“牍”字的部首是“牛”,有7個筆畫。

來源

《巨牍》一詞源于《詩經·小雅·巨采》:“巨采維葉,甫留睢宇。”其中的“巨采”一詞意為巨大的書簡。後來,“巨牍”被用來形容特别宏大或重要的文件或書信。

繁體

巨牍在繁體字中為「巨牘」。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書法中,巨牍的字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但整體而言,字形相對簡練,通常以直線和橫筆畫為主。

例句

1. 那份巨牍記載了國家重要的曆史事件。

2. 他費了很大功夫才完成那個巨牍。

組詞

巨大、牍紙、巨著、巨人。

近義詞

巨觀、龐大、大筆、大作。

反義詞

微牍、小型、細微、少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