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生魄的意思、生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生魄的解釋

(1).指月未盛明時所發的光。 唐 李商隱 《碧城》詩之三:“七夕來時先有期,洞房簾箔至今垂。玉輪顧兔初生魄,鐵網珊瑚未有枝。” 宋 蘇轼 《夜泛西湖五絕》之一:“新月生魄迹未安,纔破五六漸盤桓。”參閱 王國維 《生霸死霸考》。

(2).活人的魂魄。 唐 韓偓 《惆怅》詩:“身情長在暗相隨,生魄隨君君豈知。”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生魄是古漢語中表示月相變化的專有名詞,特指農曆每月初三前後月亮開始出現微弱光亮的階段。其釋義與演變如下:

一、核心釋義:月相初現

《說文解字·鬼部》載:“魄,陰神也”,引申為月光初顯的形态。《尚書·康诰》有“惟三月哉生魄”之句,孔穎達疏解為:“月三日始生兆朏(fěi),名曰魄”,指新月後月光始現的微光狀态,對應農曆每月初三前後。

二、天文曆法關聯

漢代《白虎通·日月篇》提出“月三日成魄”之說,印證生魄作為月相周期起點。古人以“生魄”(初三)、“望”(十五)、“死魄”(十六)、“晦”(月末)劃分月相周期,生魄标志着新一輪月相循環的開始。

三、哲學意涵延伸

生魄與魂魄觀念存在文化關聯。《禮記·祭義》載:“死必歸土,此之謂鬼……其氣發揚于上為昭明”,鄭玄注“魄”為形體所依的陰氣。月相由暗轉明恰似“魄”的顯現,故“生魄”暗含陰陽轉化之思辨。

四、月相示意圖

生魄的月相位置可表示為: $$ begin{align} text{朔(初一)} & rightarrow text{生魄(初三)} text{(無光)} & rightarrow text{(初現蛾眉月)} end{align} $$ 此過程反映月球受光面逐漸轉向地球的天文現象。


參考資料

經典文獻釋義:《說文解字》《尚書正義》(孔穎達疏)、《白虎通義》;

哲學背景:《禮記·祭義》(鄭玄注);

曆法體系:《逸周書·世俘解》“惟一月丙午旁生魄”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

“生魄”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種主要含義:

一、指月亮未盛明時的光

這一含義源于古代對月相的觀察,特指月亮在初現或未完全明亮時散發的微光。例如:

二、指活人的魂魄

此義項強調“魄”作為精神或生命力的象征,與“魂”共同構成人的精神主體。例如:

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文學或哲學語境,既可描述自然現象(如月相),也可探讨人的精神本質。現代使用較少,常見于古典文獻或詩詞賞析中。

别人正在浏覽...

凹摳眼贲帛賓至如歸鈔寫察院熾爨出參儲油祠山神慈雲存在主義麤誦黛壤倒數方程大壯舞登科録釘明釭東山妓二不隆冬罰科風向風韻高人一等宮雉古假禾詞鼓輝章奬順減鐵見異蛟女絹階藉階品解體矜肅軍威老字號胪名辟世愆懸慶都人話軟翁鞋珊瑚鈎少微社會科學時方拾芥時榮石韋試選施鍼疏缪司春司駕屯塢畏逼霧暗雲深小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