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春生秋殺的意思、春生秋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春生秋殺的解釋

春天萬物萌生,秋天萬物凋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春生秋殺”的漢語詞典釋義與詳解

“春生秋殺”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源于自然規律,引申為事物興衰更替的必然法則。以下從詞典釋義、文化内涵及現代應用三個層面解析:


一、詞典釋義

  1. 字面本義

    “春生”指春季萬物萌發生長,“秋殺”指秋季草木凋零衰敗,合稱描述自然界四季更疊中生長與消亡的循環規律。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2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

  2. 引申義

    比喻事物盛衰、榮枯的必然性,或權勢、命運的起伏變遷。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二、文化内涵

  1. 哲學淵源

    成語脫胎于《漢書·律曆志》:“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後凝練為“春生秋殺”,體現道家“天道循環”思想,強調自然與人事皆遵循生滅法則。

    來源:許嘉璐《中國古代文化史》,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2. 文學象征

    古典詩詞常以“春生秋殺”隱喻人生際遇(如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别》),或王朝興替(如《三國演義》開篇詞“滾滾長江東逝水”)。

    來源:袁行霈《中國文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三、現代應用

  1. 生态領域

    用于描述生态系統季節性演替規律,如溫帶森林春季萌發新葉,秋季落葉分解。

    來源:方精雲《全球生态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2. 社會隱喻

    借指經濟周期(如行業繁榮與衰退)、技術疊代(如傳統産業被新興科技取代)等社會現象。

    來源:吳曉波《曆代經濟變革得失》,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年。


結語

“春生秋殺”以自然規律為基,承載中國傳統文化對宇宙運行與生命哲思的深刻認知,其釋義兼具自然科學與人文精神的雙重維度。

網絡擴展解釋

“春生秋殺”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chūn shēng qiū shā,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1.基本釋義

指自然界中春天萬物萌發生長,秋天萬物凋零衰敗的規律。這一成語體現了四季更替中生命循環的哲理,常被用來比喻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或盛衰變化。

2.出處與背景

成語出自唐代白居易的《賀殺賊表》,原文提到皇帝“順春生秋殺之令”,借自然規律暗喻治國應遵循天道,寬嚴相濟。

3.用法與語境

4.延伸意義

成語隱含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既可用于文學創作中的景物描寫,也可借喻社會、人事的變遷規律。

5.英文翻譯

可譯為“grow in spring and wither in autumn”,直接對應其字面意義和哲學内涵。

别人正在浏覽...

安哉百疏邊村賓畫鬓雲殘菊側載超額創例吹唬初露盜名得果發家緻業防鏽漆風木之思高算官費管情貴末刿心怵目國邸還質航路虹采化合戶曹火肉角绮兢持驚鳥筋縮絕對谲怪之談軍操康塗闊灑灑兩重性料理離塵巒岚路塍盧延讓撚挑偏僻丕丕基扡子慶抃卻顧三點檢神廟濕溫讨嚣銅活同貌脫躧萬古留芳瞎扯香燈夏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