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鳥和魚。 宋 沉括 《熙甯十年謝早出表》:“陛下德同天地,施及飛潛。” 明 劉基 《自都回至通州寄普達世理原理》詩之二:“飛潛各有適,分得無外徼。”
“飛潛”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角度解析:
指天上飛翔的鳥和水中潛遊的魚,常用于古代詩文。例如:
在部分語境中,“飛潛”可與其他詞組合成固定表達。例如:
“飛潛”的核心含義是鳥類與魚類的并稱,多用于文學描寫。若需進一步了解其組合詞(如“飛潛動植”)或引申義,建議參考權威古籍或結合具體文本分析。
《飛潛》是一個翻譯自日文的詞語,意思是"飛翔而潛入"或"從高處猛躍入水中"。它描述了一種動作,常用來形容鳥類或其他動物在空中迅速飛行後,迅速下潛入水中或其他地方的場景。
《飛潛》這個詞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飛(部首飛,4畫)和潛(部首水,15畫)。
《飛潛》一詞最早出現在一些翻譯的文學作品中,由于其獨特的描寫方式和華麗的意象,被廣泛引用。在繁體字中,也可以使用「飛潛」來表述這個詞。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在古時候,「飛潛」可能寫作「飛潛」或「飛潛」。不同的時代、地區或文化背景下,字形可能有所變化。
1. 那隻鷹瞬間飛潛入湖中,捕食到一條魚。
2. 他們看到一隻閃電般的魚,從空中飛潛進了河中。
1. 鳥類飛潛
2. 魚類飛潛
3. 飛潛動作
1. 高速下潛
2. 空降入水
1. 緩慢上升
2. 平穩浮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