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用棍在灰中拨动。 宋 苏轼 《寄馏合刷瓶与子由》诗:“寄君东阁闲蒸栗,知我空堂坐画灰。”
(2).作为暗自思考或秘密议事的辅助方式。 前蜀 贯休 《秋寄李频使君》诗之二:“留客朝尝酒,忧民夜画灰。” 宋 陆游 《南唐书·宋齐丘传》:“﹝ 烈祖 ﹞独与 齐丘 议事,率至夜分。又为高堂,不设屏幛,中置灰炉而不设火。两人终日拥炉画灰为字,旋即平之。” 明 张煌言 《癸巳除夕》诗:“无情天地犹擐甲,有意山川独画灰。”
“画灰”是一个汉语词语,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字面含义
指用棍子在灰烬中拨动或勾画的行为。这种动作常见于古代生活场景,例如调整火堆、写字或记录等。
引申含义
作为暗自思考或秘密议事的辅助方式。古人常在灰上写画以隐藏信息,或通过拨灰的动作掩饰真实意图。例如:
提示:该词在现代使用较少,多见于古典文献或诗词赏析。如需更深入的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
《画灰》指的是用颜料或其他物质在纸或其他表面上作画。通常用来表示绘制简单或粗略的图案或画面。
《画灰》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和「火」,总共有7个笔画。
《画灰》一词最早出现于《广韵》这本古代的韵书中,意指用粉末草木烧制的颜料进行绘画,这种颜料常常用来绘制山水、花鸟等简单的图案。
《画灰》的繁体字为「畫灰」。
在古代,「画灰」一词的写法可能有所变化,常见的古汉字写法包括「畫灰」、「画黑」等。
1. 他用一根竹签在纸上画灰,绘制了一幅简单而美丽的山水画。
2. 这个艺术家擅长用画灰表现出不同的纹理和光影效果。
1. 画笔:用于绘画的工具。
2. 画布:用于绘画的材料,通常是一块布料。
3. 画家:从事绘画创作的人。
1. 直写:一种绘画技法,以直线条勾勒物体轮廓。
2. 涂抹:用颜料或其他物质在表面上涂抹或涂抹,用以表现色彩和形状。
1. 辨色:指用绘画或其他方式以准确地表示颜色。
2. 细描:一种绘画技法,以细线条勾勒物体的细节和纹理。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