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後鎮的意思、後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後鎮的解釋

居後鎮守的人。《三國志·蜀志·黃權傳》:“臣請為先驅以嘗寇,陛下宜為後鎮。”《晉書·宣帝紀》:“ 張郃 勸帝分軍住 雍 、 郿 為後鎮。”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後鎮是漢語複合詞,由“後”(方位詞,指後方或次要位置)與“鎮”(動詞,指鎮守、安定;名詞,指軍事重鎮)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指位于後方、起穩固或防禦作用的重要據點或屏障,具體釋義如下:


一、軍事地理概念

指軍隊後方用于穩固防線、提供支援的戰略要地。

此類重鎮通常承擔物資補給、兵力儲備、戰略緩沖等功能,對前線形成支撐。例如:

“潼關乃長安之後鎮,一旦失守,都城危矣。”

此用法強調其在軍事布局中的關鍵地位,常見于曆史文獻與兵書。


二、抽象引申義

引申為事物賴以穩固的根基或保障,強調其支撐性作用。

例如描述文化傳承、制度體系時:

“儒學為華夏文明之後鎮,維系倫理綱常千年不墜。”

此處凸顯其作為精神或結構支柱的功能。


引用參考

釋義綜合參考以下權威辭書: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21年。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3.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

網絡擴展解釋

“後鎮”是一個古代軍事術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三方面詳細解釋:

一、核心詞義 指在軍事行動中負責後方鎮守的人員或部隊。該詞由方位詞"後"(後方)與動詞"鎮"(鎮守)組成,強調對戰略要地的守衛職能。

二、曆史文獻出處

  1. 《三國志·蜀志·黃權傳》記載,黃權曾向劉備建議:“臣請為先驅以嘗寇,陛下宜為後鎮。”此處“後鎮”指君主在後方坐鎮指揮。
  2. 《晉書·宣帝紀》中張郃建議司馬懿“分軍住雍、郿為後鎮”,指在雍城、郿城設置後備防守力量。

三、使用特點 作為古代軍事術語,主要用于以下場景:

需注意: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非常用詞彙,相關文獻中的使用多帶有曆史語境色彩。

别人正在浏覽...

按眼八音琴沖操淳實大酒大肉電烻地上天官低物件洞光鬥錫旛麾佛號感損貢琛侊飯恒憲黃河清緩氣嫁狗隨狗僭臣将用角飲堇塊廑注集資考成空王棱睜神量校剺耳淩制犂舌獄禮義廉恥樓船軍陋曲栾棘蘆管馬糞娘慢法美行棉紡民辦公助拈花弄月平平安安青史流芳侵淫屈緻戎功喪荒申志豕折耍賴皮貪悖銅匦銅牙枉道望斷玩器無舊無新狹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