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鬥錫的意思、鬥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鬥錫的解釋

天然錫塊。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金石一·錫》﹝集解﹞引《星槎勝覽》:“ 滿剌加國 ,於山溪中淘沙取錫,不假煎鍊成塊,名曰鬥錫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鬥錫”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指天然形成的錫塊,通常不經過人工冶煉加工即可直接獲得。該詞源于古代對錫礦開采方式的描述,尤其在東南亞地區(如滿剌加國,今馬來西亞馬六甲)的溪流中淘洗砂石獲取錫塊。

  2. 詞源與文獻依據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金石一·錫》引《星槎勝覽》記載:“滿剌加國,于山溪中淘沙取錫,不假煎煉成塊,名曰鬥錫也。”。說明“鬥錫”一詞與古代錫礦開采工藝相關。

  3. 發音與構詞

    • 拼音:dòu xī(“鬥”在此處讀第四聲,非容量單位“鬥”的常規讀音)。
    • 構詞:“鬥”可能為古語中的特定用法,或與“天然成塊”形态相關;“錫”即金屬元素錫(Sn)。

補充說明

“鬥錫”特指未經冶煉的天然錫塊,其名稱與古代開采方式及地域密切相關。如需進一步了解錫的工業用途或曆史貿易,可參考《本草綱目》或東南亞礦産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鬥錫

鬥錫,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包括「鬥」和「錫」兩個字。

拆分部首和筆畫

「鬥」的部首是「鬥」,拆解後可以得到「丿」和「乇」兩個筆畫,總共有2個筆畫。而「錫」的部首是「金」,拆解後可以得到「钅」和「易」兩個筆畫,總共有12個筆畫。

來源

「鬥錫」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秤鬥和斧錫。秤鬥是用于稱量物品的器具,斧錫則是指包裹在斧子刃上以增加其硬度和耐用性的錫。由于這兩個物品經常需要使用和交換,因此「鬥錫」也逐漸成為一個表示交易、商業的象征。

繁體

「鬥錫」在繁體中的寫法依然是「鬥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鬥錫」沒有具體的特定寫法,通常是根據個人的字體和風格來書寫。

例句

1. 他們用鬥錫完成了數十筆大宗交易。

2. 商人們紛紛趕到集市上進行鬥錫。

組詞

鬥錫并不常見于組詞中,它往往作為一個獨立的詞語出現。

近義詞

鬥錫的近義詞可以是「交易」、「貿易」等詞語。

反義詞

鬥錫的反義詞可以是「自給自足」、「内部消化」等詞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