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桧風·素冠》:“棘人欒欒兮。” 毛 傳:“棘,急也。欒欒,瘠貌。”意謂居父母之喪因哀痛而瘦瘠。後因以“欒棘”形容孝子的哀痛。 唐 張說 《故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梁國文貞公碑》:“剖符 江 表,敦諭起復,衰麻外墨,欒棘内毀。” 唐 劉禹錫 《代郡開國公王氏先廟碑》:“早以欒棘傷生,晚成劇恙。”
“栾棘”是一個源自《詩經》的詞語,主要用于形容孝子在居喪期間因哀痛而消瘦憔悴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詩經》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詩經·桧風·素冠》:“棘人栾栾兮。” 其中“棘”被毛傳解釋為“急”(指内心焦灼),“栾栾”意為“瘠貌”(消瘦的樣子),合指因喪親之痛導緻身體憔悴。
引申義
後世将“栾棘”連用,代指孝子在服喪期間的哀痛狀态,強調因悲傷過度而形銷骨立。
唐代文人張說在《梁國文貞公碑》中寫道:“衰麻外墨,欒棘内毀”,描述孝子身着喪服、内心摧折的情狀。劉禹錫的《王氏先廟碑》亦用“欒棘傷生”體現喪親之痛對身心的影響。
需注意,“栾棘”在植物學中另指一種荨麻科植物(羽裂樓梯草),但此義與古漢語詞義無關。用戶若需了解植物學含義,可進一步提供背景。
以上解釋綜合了《詩經》注疏及唐代文獻用例,完整來源可查閱相關古籍或權威詞典。
栾棘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栾樹的刺。栾樹是一種喬木,枝葉繁茂,樹皮光滑,具有很多尖銳的刺。因此,栾樹的刺便被稱為栾棘。
栾棘的拆分部首是木字旁,它的總筆畫數為11。
栾棘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說文解字》。在古代,人們發現了栾樹的刺具有一定的特殊用途,因而将其命名為"栾棘"。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詞逐漸被人們所熟知和使用。
繁體字"栾極"是對栾棘的另一種寫法,"極"是"棘"的繁體字形式。
在古時候,栾棘的寫法可能稍有不同。尤其是隸書和篆書的時期,字形比較獨特。然而,無論是古代寫法還是現代常用字形,都能準确地代表栾棘這個詞的意義。
1. 他在栾棘叢中小心翼翼地穿行,以免被刺傷。
2. 林子裡的栾棘使他無法繼續前進。
3. 他們找到了一塊栾棘,用來制作工藝品。
組詞:栾樹、刺傷、棘手、藤棘、",
近義詞:刺、荊棘、荊、藜、藤、",
反義詞:光滑、平坦、光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