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黃河清的意思、黃河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黃河清的解釋

(1). 黃河 水本渾濁,古人以 黃河 水清為祥瑞的征兆。 三國 魏 李康 《運命論》:“夫 黃河 清而聖人生。”《舊唐書·五行志》:“ 寶應 元年九月甲午, 華州 至 陝州 二百餘裡, 黃河 清,澄澈見底。”

(2).比喻難得、罕見的事。《宋史·包拯傳》:“ 拯 立朝剛毅,貴戚宦官,為之斂手,聞者皆憚之。人以 包拯 笑比 黃河 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黃河清”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黃河清”原指黃河水由渾濁變清澈的現象。由于黃河中遊流經黃土高原,攜帶大量泥沙,河水常年渾濁,因此“水清”被視為罕見之事。古人将其視為祥瑞征兆,并衍生出比喻義,形容難以實現或極其罕見的事。


二、曆史與文化内涵

  1. 祥瑞象征
    三國時期李康《運命論》提出“夫黃河清而聖人生”,認為黃河水清預示聖人降臨或天下太平。後世将此與政治清明關聯,如《宋史》記載包拯剛正不阿,民間稱其笑容“比黃河清”。

  2. 文學與成語
    古代文獻如《左傳》《管子》多次提及黃河渾濁,成語“俟河之清”比喻等待不可能之事,如《左傳》中子驷言:“俟河之清,人壽幾何?”。


三、實際曆史事件

  1. 記載案例
    據史料記載,黃河曆史上至少43次變清,最早見于漢桓帝時期。例如:

    • 明嘉靖年間:黃河水清三日,後發生關中大地震(8.0-8.5級),民間演變為“黃河清,必有災”。
    • 1852-1853年:因幹旱導緻泥沙沉積減少,河水短暫變清。
  2. 科學解釋
    自然因素為主,如上遊洪水沖刷河道、幹旱減少泥沙懸浮;人類活動如水土治理、工業停滞也可能短暫改善水質。


四、現代意義

如今,黃河生态治理成效顯著,部分河段水質持續改善。但“黃河清”仍承載文化符號意義,既象征環境保護成果,也提醒自然與人類活動的複雜關系。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曆史事件或科學分析,可參考、5、11、12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黃河清》的意思

《黃河清》是指黃河的河水清澈透明、水質清潔。黃河是中國第二長河,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經曆了漫長的曆史滄桑,曾經因為大量的沉積物而被譽為“中國的憂傷”。但是近年來,通過污染治理和生态修複措施,黃河水質得以明顯改善,呈現出清澈透明的狀态,這就是指《黃河清》。

拆分部首和筆畫

《黃河清》中的漢字拆分部首是“水”和“面”,其中“水”表示與水有關,而“面”則表示與河流的表面有關。

根據《辭海》的解釋,《黃河清》的筆畫數目為18畫,其中“黃”為六畫,“河”為八畫,“清”為四畫。

來源和繁體字

《黃河清》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間,當時乾隆皇帝親自作詞,題名清乾隆皇帝禦題“黃河清如許,風翻碧沙碧河清”。

在繁體字中,尚無專門的繁體字版本,一般依然使用簡體字的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時候的漢字寫法,漢字“黃”在《說文解字》中的解釋為“黃也,中正之色也”,字形略有不同于現代漢字。

漢字“河”在古代常有兩種寫法,一種是左右結構,一種是上下結構。在《說文解字》中,将兩種寫法并列解釋。

漢字“清”的古代寫法與現代寫法基本相同,沒有太多的變化。

例句

1. 黃河清流終究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2. 黃河清,折射着中國生态文明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

組詞

1.黃河(名詞)

2.清澈(形容詞)

3.流動(動詞)

4.河水(名詞)

5.生态修複(名詞)

近義詞

1. 黃河水流清澈

2. 黃河湍急清亮

反義詞

1. 黃河渾濁

2. 黃河泥沙懸浮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