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福,大福。《宋史·樂志十六》:“華旦煥 堯 文,鴻福浩無垠。” 明 唐順之 《與胡梅林總督書》:“我徼國家鴻福,仗督府勝算,殲盡此二巢, 浙 直可數年無事。” 魯迅 《故事新編·理水》:“‘你們過得還好麼?’‘托大人的鴻福,還好。’”
"鴻福"是漢語中表示"大福氣、洪福"的合成詞,由"鴻"(本義為天鵝,引申為宏大)與"福"(福氣、福運)組合而成。該詞最早可追溯至《詩經》"以介景福"的祈福傳統,在《尚書·洪範》中"五福"概念形成後,逐漸演變為對極緻福分的文學化表達。
根據《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第1356頁的釋義,鴻福特指"深厚而廣大的福運",多用于稱頌他人或表達美好祝願,如"恭祝鴻福齊天"等傳統賀詞。其近義詞"洪福"在《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03)第589頁有相似釋義,二者均承載着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天人合一"福運觀的哲學認知。
在語義演變方面,《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第543頁指出,該詞從最初特指帝王之福(如《漢書·禮樂志》"鴻福齊天"),逐漸擴展為泛指個人或集體的祥瑞福報,這一過程與漢語雙音化發展趨勢及民俗文化傳播密切相關。
“鴻福”是一個漢語詞彙,通常用于表達對他人深切的祝福,以下從基本詞義、文化内涵及常見用法三方面進行詳細解析:
讀音與同義詞
“鴻福”拼音為hóng fú,與“洪福”同義,均指大福、深厚的福氣。例如《宋史》中的“鴻福浩無垠”即強調福澤廣袤無邊。
單字解析
世俗與精神之别
在傳統文化中,“鴻福”常指世俗的功名富貴(如財富、地位),與“清福”(内心安甯)形成對比。前者雖顯赫卻易逝,後者更注重内在修為。
祝福場景
常用于節日或重要場合,如“鴻福齊天”“鴻福雙至”,表達對他人生活富足、運勢昌隆的祝願。
經典例句
反義詞
“橫禍”等詞常與“鴻福”對舉,突顯福禍相依的辯證關系。
若需更多例句或文化背景,可參考、4、6的詳細例證。
暗中摸索保留劇目兵解博弈論簿聽出漏子粗飼料刀頭燕尾典據彫蓬鬥趣兒蹲窩分破夫婦覆折鈎爪鋸牙乖氣過藍寒荒诃貶合鼓賀善紅媒糊突揭陽金鼎客荊吳浸使狷狷刻記匡浪況且昆戎來世不可待鸾堤妙姿眸光年始扭搭逆行辟塵泉窩濡忍三微雙夕水米不沾牙死棋肚裡有仙着死生存亡索頭虜塔裡木河讨租童話統镘同心一德團體操魍魉五葉岘山淚小黠大癡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