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寒冷荒涼。 北齊 劉晝 《新論·激通》:“寒荒之地,風雪之所積;慷慨之懷,忠義之所聚。”
(2).寒冷荒涼的地方。 元 揭傒斯 《送陳文學序》:“苟可以行其道,雖寒荒窮髮之外,将不遐顧,況 會同 哉!”
“寒荒”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寒冷荒涼
指自然環境或地域的寒冷與荒蕪狀态,常形容極地、邊塞等氣候嚴酷、人煙稀少的地區。例如:“寒荒之地,風雪之所積”。
寒冷荒涼的地方
作為名詞使用,特指具有上述特征的地理區域。例如:“雖寒荒窮發之外,将不遐顧”。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該詞,古代文獻中多用于邊塞詩或地理志,現代文學則常見于自然主題的隱喻表達。
寒荒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寒”和“荒”兩個字組成。下面将分别介紹其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寒:拆分部首是冫(兩點水),總筆畫數為5。
荒:拆分部首是艹(草字頭),總筆畫數為8。
寒荒兩個字的來源并無确切的古文記載,但從字義來看,寒指寒冷,荒指荒蕪,二者都與冬季或荒涼的景象有關。
繁體字中的寒荒保持了與簡體字一樣的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較現代有所不同,例如寒在古代寫作“㟞”,荒寫作“軦”,但這些寫法已不常見使用。
1. 冬天的北方常常一片寒荒,樹木枯萎,大地凍結。
2. 這個荒涼的荒原充滿了寒冷的氣息。
寒冷、荒廢、寒夜、荒野、荒原
荒涼、荒漠、冷寂
溫暖、肥沃、繁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