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福,大福。《宋史·乐志十六》:“华旦焕 尧 文,鸿福浩无垠。” 明 唐顺之 《与胡梅林总督书》:“我徼国家鸿福,仗督府胜算,歼尽此二巢, 浙 直可数年无事。”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你们过得还好么?’‘托大人的鸿福,还好。’”
"鸿福"是汉语中表示"大福气、洪福"的合成词,由"鸿"(本义为天鹅,引申为宏大)与"福"(福气、福运)组合而成。该词最早可追溯至《诗经》"以介景福"的祈福传统,在《尚书·洪范》中"五福"概念形成后,逐渐演变为对极致福分的文学化表达。
根据《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第1356页的释义,鸿福特指"深厚而广大的福运",多用于称颂他人或表达美好祝愿,如"恭祝鸿福齐天"等传统贺词。其近义词"洪福"在《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03)第589页有相似释义,二者均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天人合一"福运观的哲学认知。
在语义演变方面,《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第543页指出,该词从最初特指帝王之福(如《汉书·礼乐志》"鸿福齐天"),逐渐扩展为泛指个人或集体的祥瑞福报,这一过程与汉语双音化发展趋势及民俗文化传播密切相关。
“鸿福”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于表达对他人深切的祝福,以下从基本词义、文化内涵及常见用法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读音与同义词
“鸿福”拼音为hóng fú,与“洪福”同义,均指大福、深厚的福气。例如《宋史》中的“鸿福浩无垠”即强调福泽广袤无边。
单字解析
世俗与精神之别
在传统文化中,“鸿福”常指世俗的功名富贵(如财富、地位),与“清福”(内心安宁)形成对比。前者虽显赫却易逝,后者更注重内在修为。
祝福场景
常用于节日或重要场合,如“鸿福齐天”“鸿福双至”,表达对他人生活富足、运势昌隆的祝愿。
经典例句
反义词
“横祸”等词常与“鸿福”对举,突显福祸相依的辩证关系。
若需更多例句或文化背景,可参考、4、6的详细例证。
霸代日北越餔餟才疏学浅搀越冲浪运动抽打鹑笼出以公心从令如流刀枮捣杂的伐善分期分批官骸关纽滑道皇皇华阳洞虺民灰汤假公济私际可仅然尽收眼底祭旗纠绥絶传坎路猎场离朱卢郎洛诵耄老幂幂牡丹花好,终须绿叶扶持木马南客辟咡劈破面皮前倨后恭青玉盘茕然奇峭却籍曲誉日华三年丧三宿食葛拭目以俟侍僮爽惑顺天树种痌癏危第五考下马观花小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