簿聽的意思、簿聽的詳細解釋
簿聽的解釋
主簿辦公的官署。聽,通“ 廳 ”。《宋史·呂午傳》:“而時時躬至簿聽迎 午 二親入郡,與 午 皆衣綵衣奉觴上壽。”
詞語分解
- 簿的解釋 簿 ù 本子,冊籍:簿冊。簿記。簿籍。簿錄。 古代稱公文、案卷:對簿公堂。 古代的儀仗侍從:簿伍。鹵簿(古代帝王、後妃、王公大臣外出時的儀仗隊。次序排列嚴格并明文著之于簿籍)。 笏。 簿 ó 古同“
- 聽的解釋 聽 (聽) ī 用耳朵接受聲音:聽力。聽寫。聽覺。聆聽。洗耳恭聽。 順從,接受别人的意見:言聽計從。 任憑,隨:聽任(坣 )。聽憑。聽之任之。 治理;判斷:聽訟(審理案件)。聽政。 量詞,指馬口鐵密封
網絡擴展解釋
“簿聽”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簿聽(拼音:bù tīng)指主簿辦公的官署。其中“聽”是通假字,通“廳”,即辦公場所。該詞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官員處理文書事務的機構。
出處與例證
- 源自《宋史·呂午傳》:“而時時躬至簿聽迎午二親入郡,與午皆衣綵衣奉觴上壽。” 此句表明“簿聽”是主簿的辦公場所,官員在此處理公務。
補充說明
- 詞義辨析:
“簿”指主簿(古代官職,負責文書事務),“聽”通“廳”,強調場所屬性,與現代漢語的“聽”無關。
- 常見誤讀:
部分資料(如)将其誤釋為“仔細聽取書本内容”,實為混淆了發音(bó tīng)或誤用成語,需注意區分。
“簿聽”是古代官署名稱,屬于特定曆史語境下的詞彙,現代使用較少。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宋史》或古代職官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簿聽(bù tīng)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簿(bù)的部首是竹(zhú),它的筆畫數目為11畫。聽(tīng)的部首是耳(ěr),它的筆畫數目為7畫。
這個詞語簿聽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在古代,人們經常使用簿聽這個詞來形容一種審慎、仔細的态度。繁體字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都是“簿聽”。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對于簿聽這個詞,古代的寫法可能會稍有差異,但整體意思仍然相同。
以下是一些使用簿聽這個詞的例句:
1. 這個問題很複雜,我們需要簿聽一下再做決定。
2. 做事情要簿聽謹慎,不能掉以輕心。
簿聽這個詞可以和其他詞語組合成新的詞語,例如簿聽地學(學習認真仔細)、簿聽處理(處理事務細緻特别)。簿聽的近義詞可能有謹慎、慎重,而反義詞可能有輕率、大意。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