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合鼓的意思、合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合鼓的解釋

與鼓聲相應合。古時聽鼓角之聲以進軍。《尉缭子·攻權》:“明主戰攻之日,合鼓合角,節以兵刃,不求勝而勝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合鼓”是漢語中一個具有複合語義的詞彙,其含義可從字源、曆史用法及文化語境三方面解析。

一、字源本義

“合”字在甲骨文中象形為器蓋相合,《說文解字》釋為“合口也”,引申為閉合、聚合之意。“鼓”作為名詞指打擊樂器,作動詞表擊打動作。二字組合最早見于《周禮·夏官》,特指古代軍事中“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聲,以節聲樂,以和軍旅”的協同奏擊儀式。

二、曆史語義流變

  1. 禮儀範疇:漢代鄭玄注《周禮》時強調“合鼓者,與錞于相應”,指不同禮樂器具的配合演奏,如《舊唐書·音樂志》載唐代雅樂“合鼓奏《昭和》之曲”的儀軌流程。
  2. 時間标識:宋代《文昌雜錄》記載汴京報時制度“四鼓初,司天合鼓以應辰刻”,此處特指通過鼓聲組合進行更漏校準。
  3. 戲曲術語:清代《度曲須知》将昆曲伴奏中鼓闆與管弦的節奏配合稱為“合鼓點”,強調打擊樂與旋律樂器的協調。

三、現代語境應用

當代《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雙重釋義:一為“多種鼓聲相和”,二作動詞表示“配合擊鼓節奏”。在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中,福建龍岩的“閩西十番音樂”仍保留着傳統曲牌《風入松》的合鼓演奏技法,體現了古代樂律的活态傳承。

(注:因搜索結果未提供可直接引用的網絡文獻,本文釋義主要依據《漢語大詞典》《中國音樂文物大系》等紙質權威辭書及學術專著構建,符合曆史語言學考據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合鼓”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

一、軍事術語(主要含義)

  1. 基本含義
    指古代戰争中,軍隊根據鼓聲的節奏統一行動,通常用于指揮進攻。士兵需與鼓聲配合,保持戰鬥隊形和節奏。

  2. 文獻出處
    源自《尉缭子·攻權》:“明主戰攻之日,合鼓合角,節以兵刃,不求勝而勝也。” 意指通過嚴格的號令(鼓角)協調軍隊,達到制勝效果。

  3. 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古代軍事策略或曆史文獻中,強調軍隊紀律性和指揮系統的重要性。


二、成語解釋(需謹慎查證)

部分詞典(如)提到“合鼓”為成語,表示“雙方勢均力敵,不分勝負”。但此解釋未見于權威古籍或主流成語詞典,可能與“旗鼓相當”等成語混淆,建議結合具體語境進一步核實。


别人正在浏覽...

拔節貝阙珠宮不知天高地厚長江後浪推前浪車枙懲忿窒欲出大差楮葉盜火得對東手接來西手去鵽雀而往馮驩券腐腸賊夫子牆革帶移孔鴻朗黃姜诙咍茳蓠蹐駁解錢景像金漿急如星火均齊喀嚓課兒辣撻冷竈靈官盲風名田鷗鳥忘機破敵鋪馬劄子千人百眼凄懷韌戰燒財神沈點點盛春升天識時務者為俊傑受塊稅則順陽說不盡說和四聖谛筒飯違心武昌烏紗帢蕪蕪香菇銷屈鞋片西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