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哄逗的意思、哄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哄逗的解釋

用言語或行動引人高興:哄逗孩子。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哄逗是漢語中一個複合動詞,指通過言語或行為安撫、逗引他人(尤指孩童)使其開心或停止哭鬧。其核心含義包含“哄”(用溫和方式平息情緒)與“逗”(引逗取樂)的雙重動作,常用于親子互動或照顧幼兒的場景。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安撫逗樂

    通過講笑話、做遊戲、給予玩具等方式轉移注意力,使對方(多為兒童)情緒由負面轉向愉悅。例如:“媽媽用玩具哄逗哭鬧的嬰兒。”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2. 溫情引導

    強調以耐心、輕柔的态度引導行為,如哄逗孩子吃飯、睡覺。區别于命令式管教,體現關懷與技巧。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二、字源與結構分析


三、典型用法與語境

  1. 育兒場景

    • 嬰幼兒情緒安撫:如哄逗止哭、哄逗入睡。
    • 行為引導:哄逗孩子接受食物或藥物。

      應用示例:

      幼兒抗拒吃藥時,父母常以唱歌或講故事哄逗配合。

  2. 親密關系互動

    戀人、親友間用幽默或撒嬌方式緩和氣氛,如:“她生氣時,他總愛哄逗她笑。”


四、近義詞辨析

詞語 側重點 情感色彩 適用對象
哄逗 安撫+逗樂 溫情、積極 兒童、親密關系者
哄騙 用虛假言語誘導 含貶義 不限
逗弄 戲弄取樂 中性或略帶玩笑 同輩、孩童
撫慰 情感安慰 莊重、關懷 悲傷或受挫者

五、文化内涵

哄逗行為體現中國育兒哲學中的“以柔化剛”,通過情感聯結而非強制達成目的。心理學研究指出,恰當的哄逗能促進嬰幼兒安全感與社交能力發展(注:相關理論可參考兒童發展心理學著作,如Jean Piaget認知發展理論)。

建議查閱:


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1.
  3. 許慎(清段玉裁注). 《說文解字注》. 中華書局, 2013.
  4. 王力等. 《古代漢語字典》. 中華書局, 2014.

(注:為符合原則,優先引用權威工具書及學術出版物;部分來源未提供鍊接,因确保真實性暫未添加線上資源。)

網絡擴展解釋

“哄逗”是一個動詞,指用言語或行動逗人開心,尤其常用于家長與孩子互動的情景。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二、使用場景

  1. 親子互動:如“哄逗孩子”,指通過講故事、做遊戲等方式讓孩子開心。
  2. 日常交流:也可用于成人之間輕松的逗趣行為,例如朋友間開玩笑調節氣氛。
  3. 文學表達:在誇張語境中,如“哄逗衆神大笑不止”,增強語言生動性。

三、注意事項

四、參考例句

如需更多例句或用法拓展,可參考《現代漢語詞典》(第540頁)。

别人正在浏覽...

骜嚣冰窖不得已而用之察舉抄略崇峭初潮戳娘的從魁誕肆電稿低心冬粘遁名改作鼖鼓哥德巴赫猜想個裡姑縱黑狗劾治懷故花棵黃巾起義黃榆麾纛護腿奬金井然有序精汰巾帼劇評拘占曠放窺觀老來嶺表鱗羽龍工愍愍飄逸七殘八敗氣誼殺伐決斷篩子山宮攝影師世胄死傷相枕所遺鲐腹騰迹調元制通玄通轍脫換晚春蕪駁五帝車汙迹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