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從魁的意思、從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從魁的解釋

北鬥七星中第二星的别稱。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象數一》:“天魁者,鬥魁第一星也,鬥魁第一星抵于戌,故曰天魁。從魁者,鬥魁第二星也,鬥魁第二星抵于酉,故曰從魁。”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從魁是古代漢語中的天文術語,具有兩層含義:

一、星宿名稱 從魁指北鬥七星中的第六星“開陽星”,即現代天文學中的大熊座ζ星。此星在《史記·天官書》中被列為北鬥杓端第二星,古代觀測者常以北鬥星象判斷季節更替,開陽星因亮度較高成為重要定位标志。

二、天文曆法術語 在漢代盛行的“六壬式盤”占卜體系中,從魁對應十二地支中的“酉”,象征西方方位與秋季。如《協紀辨方書》記載:“從魁酉也,主刑殺兵革”,其運行方位被用于推算時辰吉兇。唐代李淳風在《乙巳占》中進一步将“從魁”與二十八宿的胃宿、昴宿、畢宿相關聯,形成複合星象體系。

網絡擴展解釋

“從魁”是一個古代天文術語,具體含義及背景如下:

1.基本定義

“從魁”指北鬥七星中鬥魁部分的第二顆星。北鬥七星分為“鬥魁”(前四星)和“鬥杓”(後三星),其中“鬥魁”第一星稱“天魁”,第二星即“從魁”。

2.天文與地支對應

根據宋代沈括《夢溪筆談》記載:

3.應用場景

“從魁”主要用于古代星象學、術數領域,如:

4.讀音與字形

“從魁”是北鬥七星鬥魁第二星的古稱,與“天魁”共同構成古代天文體系的重要符號,反映了傳統文化中星象與時空觀念的緊密聯繫。需注意,現代天文學中北鬥七星已有國際通用命名(如大熊座α、β等),此詞多用于曆史文獻或術數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

白楊刀昌族出類拔萃竄貶定桃底下人東風吹馬耳杜門不出芳樹坊中語飛穣改行遷善公座構辭官賊鬼雌毂擊還忌黃姑江潮澗門減鐵進狩禁條開往可怖孔翠孔揭誇靡藟散蓮實栎樗立刻離亭馬郎慕號囊漏儲中拿情樸贍勤密曲譬髯虵三度删棄繩尺繩治神氣十足深山窮谷收去水荭蘇枯貪慝外動詞挖掘機械宛蟺未可厚非忤時相糾小姑獨處小玩兒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