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樹木名。落葉喬木,樹皮有裂罅,早春開花。産于我國 東北 、 華北 和 西北 。木材可供建築和制家具、農具、車輛。 唐 張籍 《涼州詞》之三:“ 鳳林關 裡水東流,白草黃榆六十秋。邊将皆承主恩澤,無人解道取 涼州 。”
(2).借指邊塞。 明 夏完淳 《夜亭度雁賦》:“ 碧玉 相思之女,黃榆遊冶之兒。”參見“ 黃榆塞 ”。
“黃榆”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黃榆的邊塞意象可能與其生長環境相關,因多分布于北方,逐漸成為文學中的地理符號。如需更詳細例句或曆史文獻,可參考古籍或植物學資料。
《黃榆》是一個含義豐富的詞彙,在多個領域中被使用。它可以指代一種植物,也可以表示一種顔色或形容特定的事物。此外,在古代文學中,黃榆也代表着困難和挫折。具體應根據上下文來理解其意義。
《黃榆》的拆分部首為木、禾,共7筆。
《黃榆》一詞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其中“黃”來源于對植物黃榆的形容,而“榆”則指的就是黃榆這種植物本身。它們結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個新的詞彙。
《黃榆》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中,對于《黃榆》這個詞,字形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保持了現代漢字的形态結構。
1. 他住在一座黃榆叢生的山村中。
2. 這副畫的主題色調是黃榆色。
黃榆林、黃榆花、黃榆樹等。
黃荊、黃柳等。
綠柳、白楊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