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所遺的意思、所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所遺的解釋

(1).遺漏。 三國 魏 曹丕 《典論·論文》:“斯七子者,於學無所遺。”

(2).遺棄。 晉 陸機 《演連珠》之四:“臣聞世之所遺,未為非寳。”

(3).遺失物。 宋 洪邁 《夷堅支丁志·夏巨源》:“點檢勅誥文書,遺其一……既而僕從 饒州 來,持所遺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所遺”是一個文言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種解釋:

  1. 遺漏
    指未被包含或未被提及的内容。例如,三國時期曹丕在《典論·論文》中評價建安七子“於學無所遺”,意為他們在學問上無所遺漏。

  2. 遺棄
    表示被抛棄或不被重視的事物。晉代陸機《演連珠》中提到“世之所遺,未為非寶”,即被世人遺棄的東西未必沒有價值。

  3. 遺失物
    指丢失的物品。宋代洪邁《夷堅支丁志》記載了一則故事:夏巨源發現文書丢失後,仆人“持所遺至”,即帶回遺失的部分。現代用法中,如“遺産稅”即針對被繼承人死亡時遺留的財産征收的稅項。


補充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二

所遺的意思

所遺(suǒyí)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被遺留下來的或沒有被帶走的東西。

拆分部首和筆畫

所遺的部首是《手》字旁,拆分為“戶”和“兀”。它的總筆畫數是12畫。

來源

所遺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齊物論》中:“齊物既所以蓄之矣,又所以蓄物者衆矣。故其所蓄者寡矣。”後來演變成一個形容詞意義的詞語。

繁體

所遺的繁體字是「所遺」。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寫法有一些差異,如“所”字的上方會有一個“黨”字旁,而“遺”字的寫法也可能會有一些變化。

例句

1. 在戰争中,很多人為了家人的安全把貴重物品所遺。

2. 老闆走後,他們清點了一下收銀機,确認沒有所遺物品。

組詞

所争、所見、所得、所辦、所知、所屬、所樂、所愛

近義詞

遺落、留下、遺失

反義詞

帶走、取走、攜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