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條規;法令。 唐 李翺 《兵部武侍郎墓志》:“我将死,凡家事細大,皆有條畫在文字矣。”《元史·郭寶玉傳》:“﹝ 寶玉 ﹞又言:‘建國之初,宜頒新令。’帝從之。于是頒條畫五章,如出軍不得妄殺;刑獄惟重罪處死……”《續資治通鑒·元順帝至正二十三年》:“帝知其無辜,欲釋其事,特命大赦,而 綽斯戩 增入條畫内,獨不赦前事。”
(2).籌劃;謀劃。 宋 葉適 《代人上書》:“惟是垣牆障蔽之地,未有條畫。”《明史·崔亮傳》:“初, 亮 居禮曹時,即位、大祀諸禮皆其所條畫。” 清 包世臣 《與楊季子論文書》:“言事之文,必先洞悉所事之條理原委,抉明正義,然後述得失之所以然,而條畫其補救之方。”
“條畫”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個核心含義:
指具體的規章制度或法律條文。例如:
指對事務的詳細規劃或策略制定。例如:
補充說明
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現代語境中較少使用。需注意區分其與“線條繪畫”的字面組合(如“一條畫舫”“藝術線條”等),後者屬于現代漢語的短語搭配,與“條畫”的固有詞義無關。
《條畫》是一個漢語詞彙,它指的是用線條勾勒出的簡單、概略的畫作。通常用來形容線條簡練、構圖簡潔的繪畫作品。
《條畫》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一(一曰)和畫(畫曰)。
其中,部首一的五筆筆畫為一,代表天地之始,事物之首。
部首畫的五筆筆畫為二,代表畫畫。
《條畫》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其中,“條”字的本義指的是竹子的細條,後來引申為用細線條勾勒事物的形狀。
在繁體字中,詞語“條畫”的書寫形式保持不變。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條畫”這個詞在古代的書寫形式可能與現代有所差異,但由于資料有限,我們無法準确得知其古代寫法。
1. 他的畫風獨特,一筆一劃都充滿了條畫的美感。
2. 他用簡單的線條勾勒出了一幅精美的條畫。
3. 這幅條畫雖然簡單,但卻表達了深刻的意境。
1. 素描:用簡單的線條描繪物體的外形。
2. 速寫:迅速捕捉和表達所見的事物或場景。
1. 線條畫:指使用線條表現出的畫。
2. 筆觸畫:指用筆觸勾勒出的畫,強調筆觸的韻味和力度。
1. 水墨畫:用水墨、墨汁色彩繪制的畫作。
2. 彩繪:使用彩色顔料進行繪畫的方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