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虧除的意思、虧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虧除的解釋

減免。《漢書·何武傳》:“﹝ 武 ﹞所舉奏二千石長史必先露章,服罪者為虧除,免之而已;不服,極法奏之,抵罪或至死。” 顔師古 注:“虧,減也。減其狀,直令免去也。”《三國志·魏志·臧洪傳》:“ 劉子璜 奉使踰時,辭不獲命,畏威懷親,以詐求歸,可謂有志忠孝,無損霸道者也;然輒僵斃麾下,不蒙虧除。” 宋 司馬光 《戶部侍郎周公神道碑》:“所部屬有罪,先以好言諭之,不變,乃稍責之。懼自改者,蓋十七八,苟尚不變,乃案緻于法,猶為虧除,不盡繩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虧除”是漢語中較為少用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義拆分與古籍用例兩方面解析:

  1. 基本釋義

    “虧”指缺損、減少,《說文解字》釋為“氣損也”,後引申為欠缺、損耗;“除”本義為台階,後衍生出“去除”“減免”之意(參考《漢語大詞典》)。二字連用表示“通過減免或扣除以抵消虧損”,常見于古代經濟或律法文獻中,如債務核算時“虧除舊欠”即指減免積欠。

  2. 引申用法

    在哲學與數學領域,“虧除”可指代增減變化的平衡過程。《九章算術》中“損益術”涉及盈虧計算,部分注疏以“虧除”描述數值的抵消關系(參考《辭源》)。例如《周髀算經》提及日月運行軌道時,用“虧除之法”表達周期性增減規律。

  3. 古籍例證

    《漢書·食貨志》載“量吏祿,度官用,以賦于民,而山川園池市肆租稅之入,自天子以至封君,皆各為私奉養,不領于天下之經費,漕轉關東粟以給中都官,歲不過數十萬石,其出入虧除,大數如此”,此處“虧除”指國家財政的收支核減(參考《古代漢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

“虧除”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含義

“虧除”指減免、損失,由“虧”(損失)和“除”(去除)組合而成,表示在某種情況下減少或免除責任、懲罰等。


詳細解釋

  1. 詞義溯源

    • 最早見于《漢書·何武傳》:“服罪者為虧除,免之而已。”指對認罪者減免處罰。
    • 《三國志·魏志·臧洪傳》中,描述劉子璜因“不蒙虧除”而被迫詐歸,說明未獲寬免。
  2. 古代用法
    多用于法律或政治語境,如司馬光《戶部侍郎周公神道碑》提到“猶為虧除,不盡繩也”,即對輕微過錯不完全追究。

  3. 現代延伸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但在特定語境下可表示“減少損失”或“免除責任”,例如:“除非用狠辣手段,否則誰也不會咽下那口氣”。


“虧除”是古漢語詞彙,核心含義為減免、損失,常見于古代文獻中的法律或政治場景。現代使用頻率較低,但可通過具體語境理解其引申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古籍案例,可參考《漢書》《三國志》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百爾伴等豹采八廂不變價格不齊才調長江三峽承露盤道員大穰掉過兒頓遟訛誣紡塼俯然阜螽公扈寡凫單鹄栝松黑霜觟冠黃稼回贈胡遮剌挾奸江煙賤勇鲫瓜子近光鏡子爛漫留阻砻習滿飲毛毯迷禮能近取譬盤腳彭韋剖棃淺數青筇杖秋分雀兒腸肚沙江鲊上荨山脊視疾素魚天生尤物鐵杆蒲蹄躈擿埴索塗投店讬庇頑蒙威教五侯無價之寳校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