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镂冰炊礫的意思、镂冰炊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镂冰炊礫的解釋

語本 宋 黃庭堅 《送王郎》詩:“炊沙作糜終不飽,鏤冰文字費工巧。”比喻徒勞無益。 宋 劉克莊 《滿江紅》詞:“楮葉工夫,辛苦似,鏤冰炊礫。”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镂冰炊礫”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存在細微差異,但核心解釋可歸納如下:

一、基本含義

該成語字面指“雕刻冰塊、烹煮沙礫”,比喻徒勞無益的行為。其核心意義強調付出努力卻無法獲得實際成效,類似于“炊沙成飯”“刻冰求物”等意象。

二、出處與演變

  1. 語源:出自宋代黃庭堅《送王郎》詩句“炊沙作糜終不飽,镂冰文字費工巧”,原指文字雕琢雖精巧卻無實用價值。
  2. 引申發展:南宋劉克莊在《滿江紅》中化用為“楮葉工夫,辛苦似,镂冰炊礫”,進一步強化了“耗費精力卻無收獲”的語義。

三、用法與示例

四、注意差異

個别文獻(如)将其解釋為“品質純潔”,但此說法未見于主流權威詞典,可能為誤傳。建議以宋代詩詞原意及《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釋義為準。

可通過[滬江線上詞典]()或[詩詞名句網]()查看原始文獻引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镂冰炊礫》及相關内容

《镂冰炊礫》是一個成語,意思是以冷酷的手段對待他人,毫不留情。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部首:镂(金字旁),冰(冫字旁),炊(火字旁,因炊字無“火”)

筆畫:镂(14畫),冰(7畫),炊(9畫),礫(10畫)

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左傳·襄公十七年》:“如火镂冰,如冰炊礫。”其中用來形容韓宣子的心情,後來演變為一個常用的成語。

在繁體字中,《镂冰炊礫》的寫法是「鏤冰炊礫」。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有時也可以分别寫作「鐢冰燒砺」,但這種寫法已經不常見了。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他對待朋友總是镂冰炊礫,沒有一絲溫暖可言。

2. 她的眼神中透露出镂冰炊礫的殺氣,令人心頭一寒。

一些與《镂冰炊礫》相關的組詞有:镂心刻骨、冰炭不洽。

近義詞可以是冷酷無情、鐵石心腸。

反義詞可以是熱情如火、心地善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