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卡的意思、千卡的詳細解釋
千卡的解釋
[kilocalorie] 熱量單位,等于1000卡,亦即1千克水溫度升高1攝氏度所需的熱量(符號kcal)
詳細解釋
也稱大卡。熱量的實用單位,是一卡路裡的一千倍。亦即一公斤水溫度升高攝氏一度所需的熱量。
詞語分解
- 千的解釋 千 (③韆) ā 數目,十個一百(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仟”代):千周(無線電波頻率單位)。千克(即一公斤)。千米(即一公裡)。 喻極多:千裡馬。千言萬語。千鈞一發。千慮一失。千錘百煉(a.喻多次鬥
- 卡的解釋 卡 ǎ 在交通要道設置的檢查或收稅的地方:關卡。卡子。 夾東西的器具:發(?)卡。領帶卡。 夾在中間,堵塞:卡殼。魚刺卡在嗓子裡。 卡 ǎ 用手的虎口緊緊按住:卡脖子。 把人阻擋住:卡住敵人的退路。
專業解析
千卡是熱量計量單位,漢語詞典中定義為"1千克水升高1攝氏度所需的熱量",符號為kcal,又稱大卡。該詞源自法語"calorie"的音譯轉化,現代漢語中多用于營養學及能量轉換領域。
從應用角度分析,千卡與國際單位焦耳的換算關系為:
$$
1,千卡 = 4.184,千焦
$$
該換算标準已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标準GB 28050-2011》采用,作為食品營養标籤的法定計量方式。
在專業領域的使用中存在兩點差異:
- 物理學範疇通常直接使用焦耳單位
- 食品工業和運動醫學領域更傾向千卡表述,如《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年男性每日攝入2400-3000千卡
需要注意的語義演變是,20世紀50年代《新華字典》曾将"卡路裡"标注為非法定計量單位,而現行《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已明确千卡作為規範術語收錄,并注明其與焦耳的法定換算關系。
網絡擴展解釋
千卡是熱量單位,其詳細解釋如下:
定義與别稱
- 千卡(符號kcal)又稱“大卡”,是熱量單位的一種。定義為1千克水在1個大氣壓下溫度升高1攝氏度所需的熱量。1千卡等于1000卡(cal),卡(卡路裡)的原始定義則是1克水升高1℃所需熱量。
單位換算
- 千卡與國際标準能量單位焦耳(J)的換算關系為:
$$
1 text{千卡 (kcal)} = 4184 text{焦耳 (J)}
$$
不同來源可能表述為近似值4186或4.18×10³焦耳,差異源于實驗條件四舍五入。
應用場景
- 營養學:用于标注食物熱量含量,例如脂肪每克約含9千卡,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約4千卡/克。
- 健身與代謝:計算人體能量消耗,如日常活動、運動消耗的熱量。
國際使用差異
- 歐洲普遍采用焦耳作為法定單位,而美國仍常用千卡标注食品熱量。
符號與術語
- 英文為kilocalorie,縮寫為kcal,中文也寫作“大卡”。
千卡是能量計量單位,廣泛應用于食品營養和人體代謝領域,需注意其與國際單位焦耳的換算關系及區域使用習慣。
别人正在浏覽...
奧地利百慮攢心瀕于秕僻比順饞脂宸題笞鬥赤色崇論闳議垂統純謹醇熙催督道貌凜然等一大車得托帝儲段子放敖後名烜赫昏煩或若假迹唧唧哝哝來夢兒闌入澇澇連欐六五馬賊冥默默感濃谲啟詞凄戀青江青稞青鸾權珰驅録肉排如石投水身丁稅聲香說那裡話私情密語太爺天市停妥推衍脫解網墨文章宗匠卧果兒祥和小抄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