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确切扼要。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定勢》:“史論序注,則師範於覈要。”
(2).指要點,概要。 ********* 《中國國6*民6*黨黨綱草案》:“民族主義,包涵至廣,語其覈要,則凡民族結合而成國家,其意思行為,自由獨立,不受他民族壓抑幹涉。”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核要漢語 快速查詢。
核要是漢語中兼具動詞與名詞屬性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角度闡釋:
指對事務的核心内容進行查證、确認,強調精準性與關鍵性。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釋義,“核要”意為“審核并抓住要點”,常用于描述對重要事項的梳理與确認過程。例如:“核要賬目時需逐條比對原始憑證”。
作為名詞時指事物的核心内容或綱領性部分。《漢語大詞典》将其解釋為“綱要;事物的精髓”,如“此文核要在于論證生态文明建設的必要性”。該用法在學術文獻與公文中尤為常見,體現對核心信息的提煉。
詞源演變:該詞由“核”(審查)與“要”(關鍵)複合構成,最早見于漢代典籍,如《漢書·藝文志》中“核要者,舉其綱領”,後逐漸延伸出雙重詞性。清代訓诂學家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亦強調“核取其實,要約其旨”的互文關系。
“核要”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确切扼要
指内容準确、簡明扼要。例如南朝梁劉勰在《文心雕龍·定勢》中提到“史論序注,則師範於覈要”,強調史論類文體的寫作應效仿這種精準簡練的風格。
要點或概要
表示事物的核心内容或關鍵部分。孫中山在《中國國民黨黨綱草案》中曾用此詞:“語其覈要,則凡民族結合而成國家……自由獨立”,此處指概括民族主義的核心要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核”的單字含義(如果核、原子核等),可參考漢典等權威來源。
柏子禅抱柱蔽惑玻房財政寡頭昌豐饏淡刁鬥抖氣堕混飄茵房貸肺懷分詞府學膏潤耕童工聯主義孤公蝦蟆瘟悍卒橫嶺角抿驕弱赍赉旌銘驚心駭目救禍絕戶開渎看青可可豆悾款空凄寬慢六陳鋪馬荔貿財茂德滅青納蘭性德牛刀割雞歐陽尚書瓶竭罍恥驅擯染患識務束挂速記記號鐵繩頭肚唾手可取旺茂罔罔翁雞吳分五袴讴顯形小裡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