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瓶竭罍恥的意思、瓶竭罍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瓶竭罍恥的解釋

1.語本《詩.小雅.蓼莪》:"瓶之罄矣﹐維罍之恥。"罍﹑缾皆盛水器﹐罍大而缾小。罍有水而缾已空﹐謂不能分多予寡。後多用以指因未能盡職而心懷愧疚。亦用以比喻與彼方關系密切﹐若不救助﹐深以為恥。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瓶竭罍恥

瓶竭罍恥(拼音:píng jié léi chǐ)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典籍的成語,具有深刻的倫理寓意。其核心含義可解釋為:

詳細解析

  1. 詞源與典故:

    • 該成語直接源自《詩經·小雅·蓼莪》中的名句:"瓶之罄矣,維罍之恥"。
    • 《蓼莪》是一首表達孝子哀歎父母辛勞、痛惜未能盡孝的詩歌。"瓶之罄矣,維罍之恥"在此處的原意是:小瓶空了,是大罍的恥辱(比喻子女無法贍養父母,是子女的恥辱)。
    • 後世在使用中,其含義逐漸擴展,不僅限于父母子女的孝道,也廣泛用于形容兄弟、朋友等親密關系間應相互扶持的道義責任。
  2. 構成要素釋義:

    • 瓶 (píng): 古代一種小型的盛酒或水的容器。在此比喻地位較低、能力較弱或處境困難的一方。
    • 竭/罄 (jié/qìng): 盡,空。指資源耗盡,陷入困境。
    • 罍 (léi): 古代一種大型的盛酒器,容量比瓶大得多。在此比喻地位較高、能力較強或資源較豐富的一方。
    • 恥 (chǐ): 羞恥,恥辱。指罍(強者)面對瓶(弱者)的困境而無所作為時,應感到羞愧。
  3. 核心思想:

    • 休戚與共: 強調關系密切者之間命運相連、榮辱與共。一方的困窘即是另一方的恥辱。
    • 互助責任: 強者、富者有責任在弱者、貧者需要時提供幫助和支持,袖手旁觀是不道德的。
    • 倫理要求: 體現了儒家文化中重視人倫關系、強調相互扶持的道德準則。

使用場景與延伸

來源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

“瓶竭罍恥”(或“瓶罄罍恥”)是一個源自《詩經》的成語,具有多重引申含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詞源與字面含義

二、引申含義

  1. 責任與愧疚
    指因未能盡到職責或幫助他人而心懷愧疚,強調“分多予寡”的責任感。
    例如:上級若未能體恤下屬困境,可喻為“瓶竭罍恥”。

  2. 關系密切,休戚與共
    比喻雙方關系緊密,利害一緻,一方受損則另一方亦感恥辱。
    如北周庾信《思舊銘》中“瓶罄罍恥,芝焚蕙歎”,表達對友人離世的哀傷與物傷其類之情。

  3. 物傷其類
    形容同類遭遇不幸時引發的共鳴與感慨。

三、應用與示例

四、總結

該成語兼具“責任缺失的愧疚”“休戚相關的依存”“同類相惜的感懷”三層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其核心思想是通過容器關系隱喻人際或群體間的責任與共情。

别人正在浏覽...

暗箭傷人敗室半亞崩鲠波斯眼不順眼柴毀滅性楚肆雌劍代舍宕延等夷之志貂尾滴屑屑駧馳陡亂繁綠豐餘焚煎分數扶牆摸壁幹妹子狗氣河目海口還珠洞毀薄乎來昒爽巨奸昆仲濫塵老硬獵跋林海音流冰漭彌毛毼沕洋弄鬼掉猴匏甖僻狹幧頭喬衙頃襄寝慢氣圈漆樹栖志上上乘商夷蜃樓士人水平線撕打武象縣大夫象度詳平嫺適謝安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