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是清代著名詞人,被譽為“清詞第一人”。以下從多個角度解析其名字及文學地位:
屬葉赫那拉氏,曾祖父為葉赫部貝勒,家族與清皇室有姻親關系(如姑祖母為皇太極生母)。
納蘭性德是滿漢文化融合的典型代表,其詞作跨越民族界限,以真情與自然之美成為清代文學瑰寶。若需進一步了解其具體作品,可參考《飲水詞》及相關研究文獻。
納蘭性德是指中國古代文人納蘭性德的名字,其意思是指納蘭巧笑倩兮的品性和素質。納蘭性德的作品以婉約、柔和、秀麗的語言風格著稱,他的詞作對于中國文學史有着重要的地位。
納蘭性德的名稱由三個漢字組成:納、蘭、性、德。各個字的部首和筆畫拆分如下:
納(纟部,7畫);蘭(艹部,8畫);性(心部,7畫);德(彳部,8畫)。
納蘭性德這個名字源自納蘭巧笑倩兮,納蘭巧笑倩兮是道教經典《莊子》中的一句詩句。納蘭性德以此命名,寓意為繼承納蘭巧笑倩兮的精神,表達自己溫雅善良、才情出衆的品性和德行。
在繁體字中,納蘭性德的漢字保持不變。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但納蘭性德的字形在古代與現代大體相似,隻是筆畫和結構稍有差異。古時候寫納蘭性德的漢字會更加繁複,使用的是更加複雜的結構和筆畫。
1. 他的才華和納蘭性德一樣出衆。
2. 納蘭性德的詞作以婉約而深情著稱。
1. 德行:指具備一定的道德品質和行為準則。
2. 素質:指個人的基本潛力和才能。
3. 品性:指個人的性格特點和品質。
近義詞是具有相似含義的詞語,與納蘭性德相近義的詞語包括:納蘭巧笑倩兮、才情出衆、溫雅善良。
反義詞是與納蘭性德意義相反的詞語,與納蘭性德反義的詞語包括:粗魯、糟糕、惡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