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納蘭性德的意思、納蘭性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納蘭性德的解釋

納蘭性德(1655-1685) : 清代詞人。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大學士明珠長子。康熙年間進士。授三等侍衛,後升為一等。其詞風格清新,多有新意,不落舊套。有《通志堂集》,另有單行本詞集《納蘭詞》。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是清代著名詞人,被譽為“清詞第一人”。以下從多個角度解析其名字及文學地位:

一、姓名與字號

  1. 原名與避諱:本名納蘭成德,因避康熙帝太子“保成”名諱,改名為納蘭性德;後太子更名胤礽,其名又恢複為“成德”,但“性德”一名沿用更廣。
  2. 字號: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出身顯赫(父為武英殿大學士明珠)。

二、文學成就與地位

  1. 詞壇地位:與陳維崧、朱彜尊并稱“清詞三大家”,王國維贊其“北宋以來,一人而已”,認為其詞“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2. 創作風格:以“真”為核心,詞風清新婉約,情感真摯,尤擅友情、邊塞、悼亡題材,代表作如《飲水詞》《通志堂集》。

三、生平與特點

  1. 文武兼修:17歲入國子監,18歲中舉,22歲成進士,任康熙帝一等侍衛,精騎射、通經史。
  2. 早逝與矛盾性:雖出身貴族,卻淡泊名利,常懷“山澤魚鳥之思”,31歲病逝,短暫一生留下300餘首詞作。

四、家族背景

屬葉赫那拉氏,曾祖父為葉赫部貝勒,家族與清皇室有姻親關系(如姑祖母為皇太極生母)。

納蘭性德是滿漢文化融合的典型代表,其詞作跨越民族界限,以真情與自然之美成為清代文學瑰寶。若需進一步了解其具體作品,可參考《飲水詞》及相關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納蘭性德的意思

納蘭性德是指中國古代文人納蘭性德的名字,其意思是指納蘭巧笑倩兮的品性和素質。納蘭性德的作品以婉約、柔和、秀麗的語言風格著稱,他的詞作對于中國文學史有着重要的地位。

拆分部首和筆畫

納蘭性德的名稱由三個漢字組成:納、蘭、性、德。各個字的部首和筆畫拆分如下:

納(纟部,7畫);蘭(艹部,8畫);性(心部,7畫);德(彳部,8畫)。

來源和繁體字

納蘭性德這個名字源自納蘭巧笑倩兮,納蘭巧笑倩兮是道教經典《莊子》中的一句詩句。納蘭性德以此命名,寓意為繼承納蘭巧笑倩兮的精神,表達自己溫雅善良、才情出衆的品性和德行。

在繁體字中,納蘭性德的漢字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但納蘭性德的字形在古代與現代大體相似,隻是筆畫和結構稍有差異。古時候寫納蘭性德的漢字會更加繁複,使用的是更加複雜的結構和筆畫。

例句

1. 他的才華和納蘭性德一樣出衆。

2. 納蘭性德的詞作以婉約而深情著稱。

組詞

1. 德行:指具備一定的道德品質和行為準則。

2. 素質:指個人的基本潛力和才能。

3. 品性:指個人的性格特點和品質。

近義詞

近義詞是具有相似含義的詞語,與納蘭性德相近義的詞語包括:納蘭巧笑倩兮、才情出衆、溫雅善良。

反義詞

反義詞是與納蘭性德意義相反的詞語,與納蘭性德反義的詞語包括:粗魯、糟糕、惡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