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角制的小發刷。《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二回:“隨手把小抽屜拉開一看,牙梳、角抿,式式俱全。”
“角抿”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有兩種解釋,需根據來源權威性綜合判斷:
牛角制的小發刷
形容嘴角緊閉的狀态
部分中等權威性來源(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成語,表示“嘴角緊閉,不敢輕易說話”。但此釋義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與另一詞語混淆,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可通過漢典或《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原文獲取更詳細背景。
《角抿》是一種漢字詞語,意思是以嘴巴兩邊的角貼在一起,表示收斂或壓縮的動作。
《角抿》由部首「角」和「抿」組成。其中,「角」是左右結構的字,表示物體的角落;「抿」表示用力将嘴唇收攏。
「角」的拆分部首是「⻏」,它有4畫;「抿」的拆分部首是「扌」,它有3畫。
《角抿》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最早的形态是「角攏」。後來,「攏」字的寫法逐漸變化為「抿」,成為今天使用的「角抿」。
在繁體字中,「角抿」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時候,「角抿」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例子如下:
1. 隋代: 「⻏又〢叆旁」
2. 唐代: 「⻏又〢叒旁」
3. 宋代: 「⻏又〢叕」
1. 她看到這個令人不快的場景,不禁角抿了一下。
2. 在氣憤之下,他無法控制地角抿起來。
1. 角度:表示物體間的夾角大小。
2. 角力:兩人或兩個團體間的較量或競賽。
1. 嘴唇緊閉
2. 閉合嘴巴
1. 嘴張開
2. 嘴微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