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抱柱的意思、抱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抱柱的解釋

[abide (stand) by one's pledge (promise)] 信守誓言或約定

詳細解釋

(1).《莊子·盜跖》:“ 尾生 與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後以“抱柱”為堅守信約的典故。《玉台新詠·古詩<穆穆青風至>》:“安得抱柱信,皎日以為期。” 唐 李白 《長幹行》之一:“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陳去病 《惜别詞》:“而今抱柱空遺恨,流水悠悠豈復情。”

(2).比喻死守陳規而不知變通。 清 趙翼 《瓯北詩話·蘇東坡詩》:“若反以新為嫌,是必拾人牙後,人雲亦雲;否則,抱柱守株,不敢踰限一步,是尚得成家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抱柱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典故性詞語,其核心含義指堅守信約、至死不渝。以下從詞典釋義角度詳細解析:

一、本義溯源

抱柱典出《莊子·盜跖》:"尾生與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本義指尾生為守約抱住橋柱被洪水淹沒的行為,凸顯對承諾的極端堅守(《漢語大詞典》)。

二、引申義項

  1. 信守諾言

    強調不惜代價履行約定,如《史記·蘇秦列傳》"信如尾生"即用此典(《古代漢語詞典》)。

  2. 固執堅守

    含貶義時指不知變通的迂腐,如王勃《上劉右相書》"尾生沒水,微譏于守株"的批判(《成語大辭典》)。

三、用法特點

四、文化影響

該詞濃縮儒家"信"倫理與道家對教條主義的反思,成為中華誠信文化的符號化表達,現代仍用于贊譽重諾精神(如"抱柱之信")。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2.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
  3. 《成語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4. 《中華成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

網絡擴展解釋

“抱柱”一詞有兩種主要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一、建築學本義

指古代建築中的一種結構部件,即「抱框」。在兩圓形金柱或檐柱之間,為安裝門窗而增設的矩形立框,作用是加固門窗結構。多見于傳統木構建築中,屬于功能性構件。

二、典故引申義

源自《莊子·盜跖》中“尾生抱柱”的故事:

其他衍生用法

  1. 藝術領域:現代行為藝術家何雲昌曾以《抱柱之信》為名創作作品,通過肢體澆築水泥再現典故場景。
  2. 批判性解讀:清代趙翼等學者用“抱柱”暗喻不知變通的守舊思想(此用法較少見)。

建議結合《莊子》原文或古建築圖鑒進一步理解具體語境差異。

别人正在浏覽...

奔育嗔忿忿出空撮拾吊拷掤扒狄狄滌穢坻穨鈍兵耳聾供料光臨祼将汗溝嘿記花風貨倉家傳戶誦賈虎荀龍谫然踐踏鑒團驕縱井函錦衣餽贽賫恨老化蔺子籠豢羅括慢緩門仗密禀目禁目亂睛迷你來我往龐眉皓發刨花水平鋪直叙啟程氣節青泥起早睡晚銳減慎罰笙鐘勢利獸吻疏瀹貪欲無藝條款鐵拳通變萬寶蔚然成風未遂烏孫霞冠蝦須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