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橫穿,橫插。 漢 揚雄 《雍州牧箴》:“ 黑水 、 西河 ,橫截 崑崙 。” 清 翟灏 《通俗編·地理》:“俗人指説道路曰橫截過去。” 魯迅 《呐喊·一件小事》:“伊從馬路邊上突然向車前橫截過來。”
(2).橫渡。 漢 陳琳 《檄吳将校部曲文》:“ 江夏 、 襄陽 諸軍,橫截 湘 沅 ,以臨 豫章 。” 宋 蘇轼 《水龍吟》詞:“小舟橫截春江,卧看翠壁紅樓起。”
(3).橫阻。《晉書·王濬傳》:“ 吳 人於 江 險磧要害處,并以鐵鎖橫截之。”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四:“ 梁山 即所謂 天門山 也。二山橫截 江 中,東西對峙。”
“橫截”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橫穿/橫插
指橫向穿過或插入某物。例如:魯迅在《一件小事》中描述“伊從馬路邊上突然向車前橫截過來”,即表示橫向穿過道路。
橫渡
指橫向跨越水域或空間。如宋代蘇轼《水龍吟》中“小舟橫截春江”,描繪船隻橫穿江面的場景。
橫阻
表示橫向阻攔或阻斷。例如《晉書·王濬傳》提到吳人用鐵鎖橫截長江,以阻擋敵軍船隻。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文獻引用,中的古典用例。
橫截是一個動詞,形容詞和名詞,其意思是沿橫向切斷或阻止過程或行動的進行。它可以表示截斷、阻止或隔離。
橫截的拆分部首是木,它的總筆畫數是11。
橫截一詞的來源是由“橫”和“截”兩個字組成。在繁體中,這個詞的寫法是橫截。
在古代,橫截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其中一種常用的古代寫法是橫斬,使用“斬”字代替了現代常用的“截”字。
1. 警察橫截了正在逃跑的罪犯。
2. 這堵牆橫截了我們的去路。
3. 研究人員利用新技術成功地橫截了疾病的傳播。
1. 橫截面(指物體的橫向截面)
2. 截拳道(一種武術)
3. 橫向(在橫向方向上)
1. 阻斷
2. 切斷
3. 中止
1. 連接
2. 通過
3. 順利進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