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上帝的意思、上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上帝的解釋

(1) [God]

(2) 天帝。古時指天上主宰一切的神

上帝以寡人有薄德于古今,遂寬其同氣之罪。——唐· 李朝威《柳毅傳》

(3) *********所崇奉的神,認為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和主宰者,擁有至上權力,英明,仁慈,使人們崇拜并向他祈禱

上帝保佑

詳細解釋

(1).天帝。《易·豫》:“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國語·晉語八》:“夫鬼神之所及,非其族類,則紹其同位,是故天子祀上帝,公侯祀百辟,自卿以下不過其族。” 晉 袁宏 《後漢紀·順帝紀上》:“愚以為天不言,以災異為譴,告政之治亂,主之得失,皆上帝所伺而應以災祥者也。”《西遊記》第五回:“隻為妖猴欺上帝,緻令衆聖降凡塵。”

(2).指君主,帝王。《詩·大雅·蕩》:“蕩蕩上帝,下民之辟。” 毛 傳:“上帝,以託君王也。” 孔穎達 疏:“王稱天稱帝,《詩》之通義。”《後漢書·黨锢傳·李膺》:“頃聞上帝震怒,貶黜鼎臣。” 李賢 注:“上帝謂天子。” 唐 韋絢 《劉賓客嘉話錄》:“ 果州 謝真人 上升前,在 金泉山 道場,上帝錫以馬鞍,使安其心也。”

(3).遠古的帝王。《素問·六節藏象論》:“ 歧伯 曰:‘此上帝所秘,先師傳之也。’” 王冰 注:“上帝,謂上古帝君也。” 漢 王充 《論衡·自然》:“《易》曰:‘ 黃帝 堯 舜 垂衣裳而天下治。’…… 周公 曰:‘上帝引佚。’上帝謂 舜 禹 也。”

(4).指先帝。 宋 蘇轍 《西掖告詞·安焘三代妻》:“朕初見上帝,嚴配文考。”

(5).*********傳教士借用 中國 原有語詞,對其所信奉之神God的譯稱。天主教譯作“天主”。 丁玲 《母親》二:“現在 武陵城 裡也有了福音堂,是他們來傳教的,他們不信祖宗菩薩,他們信什麼上帝、 耶稣 。” 周而複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四個 美國 兵在胸前劃了個十字,同時說:‘謝謝上帝!’”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上帝的漢語詞典釋義

一、基本釋義

  1. 至高神祇(中國本土含義)

    • 指中國古代信仰中的宇宙主宰,即“天帝”。《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為:“古人指天上主宰萬物的神”。
    • 例證:
      • 《尚書·湯誓》:“予畏上帝,不敢不正。”
      • 《詩經·大雅》:“維此上帝,監觀四方。”
  2. 基督教術語(外來語義)

    • 特指基督教信奉的唯一神(God),源自西方宗教文化傳入後的引申義。《漢語大詞典》釋義:“基督教所崇奉的神,認為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和主宰者”。

二、詞源與演變


三、文化差異辨析

  1. 中國傳統文化語境:
    • 非人格化的宇宙秩序象征,無具體形象,與“天”概念交融(《論語·八佾》:“獲罪于天,無所禱也”)。
  2. 基督教語境:
    • 人格化的創世神,具“三位一體”屬性(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宗教詞典》)。

四、權威參考文獻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2.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3. 中華書局《中國古代文化史》。
  4. 中國社會科學院《宗教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上帝”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古代宗教中的天帝

指中國傳統文化中主宰萬物的至高神,被視為天地萬物的創造者和統治者。例如《尚書》《詩經》等典籍中提到的“上帝”多指天帝,具有祭祀和信仰的核心地位。

二、基督教中的至高神

基督教借用此詞翻譯其信奉的獨一真神(God),特指宇宙的創造者、主宰者,具有全能、仁慈、永恒等屬性。該用法始于明末天主教傳入中國,後成為基督教在華的核心術語。

三、君主或帝王的代稱

在古代文獻中,“上帝”也被用來隱喻君王。例如《詩經·大雅》中“蕩蕩上帝”即指帝王,《後漢書》中“上帝震怒”中的“上帝”實指天子。

詞源與演變

以上解釋綜合了傳統文化、宗教傳播和文獻用例,需根據具體語境判斷詞義。

别人正在浏覽...

百重悲旦傳袋船夫楮湧打瞌沖登尋豆汁敦笃惡歹子厄紐二流法隆寺放遊豐肴逢遇分心浮沈公才公望公仇觀形察色絓誤古調詩醢醓海魚諱老活躍檢身腳踵襟連進馬雞犬桑麻狂伧良實六見流例緑簡馬蓮茂陵劉郎卯雲銘镂媥姺戚藩氣體吸收秋容铨次三不孝三天竺神厲使嗾水淩淩松布棠溪銅溝僮女讬陰無望湘裙稀零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