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貢誠的意思、貢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貢誠的解釋

表達真誠之心。 唐 劉禹錫 《故荊南節度推官董府君墓志》:“中年奉浮圖,説三乘,用是貢誠於清賢,乃被辟書。” 唐 元稹 《論西戎表》:“今 庸 蜀 有犬吠之警,南蠻絶貢誠之路,陛下又輟邊将以統問罪之師。”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貢誠”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字源、用法及文獻引用三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貢誠”指以真誠的态度表達心意或踐行誠信,強調不虛僞、信守承諾的品德。其中“貢”本義為進獻、奉獻(如《爾雅》釋為“賜也”),而“誠”指發自内心的真實态度(如《禮記》言“誠者天之道也”)。

二、應用場景

  1. 人際交往:形容朋友間互信關系,如“合作中雙方貢誠相待”
  2. 文學表達:唐代劉禹錫《董府君墓志》用“貢誠於清賢”表達對賢者的真誠追隨
  3. 曆史語境:元稹《論西戎表》中“南蠻絕貢誠之路”反映古代邊疆部族通過進獻表達臣服誠意的政治行為

三、延伸解讀 該詞在現代使用頻率較低,更多見于古籍或文學創作。其核心價值在于将“奉獻行為”與“真誠态度”結合,既有行動層面的付出,又包含精神層面的純粹性。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文獻(如《後漢書》)中“貢”單獨使用時另有“推薦人才”的含義,但“貢誠”組合後主要保留真誠奉獻的語義。

可通過漢典網()或查字典()查閱更詳細的古籍用例及字源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貢誠》的意思

《貢誠》是一個包含兩個漢字的詞語,指的是對他人或事物表現出真誠、忠誠的态度和行為。在人際關系中,貢誠可以表達對他人的尊重和誠信,同時也可以用于描述對某種信仰、原則或事業的忠誠。

《貢誠》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貢誠》由兩個漢字組成:貢(gòng)和誠(chéng)。

貢字的部首是貝,并且它的筆畫順序依次為:豎折撇,橫。整個字的寫法比較簡潔,用幾筆就可以完成。

誠字的部首是讠,它的筆畫順序依次為:豎,一,丨,入,丶,厶。相對于貢字,誠字的寫法稍微複雜一些。

《貢誠》的來源

《貢誠》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文化和思想中的儒家思想。儒家重視人際關系和道德倫理,提倡以誠實、忠誠和真誠的态度對待他人和處理事務。《論語·顔淵篇》中就有提到:“隻要緻力學問,貢獻誠實之心,即可與堯、舜相比。” 這段話強調了貢誠的重要性。

《貢誠》的繁體寫法

《貢誠》的繁體字寫法為「貢誠」。

《貢誠》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貢字的寫法稍有不同,其舊體字為「貢」。而誠字的舊體字為「誠」。這些寫法與現代寫法在一些筆畫上有所差異,但整體上仍然保留了字形的基本特征。

《貢誠》的例句

1. 他一直以貢誠的态度對待工作,所以深受領導的賞識。

2. 在商業場合,貢誠是建立信任關系的基礎。

《貢誠》的組詞

1. 貢獻:指對事物或個人做出的有價值的貢獻。

2. 誠心:指真誠的心意或态度。

《貢誠》的近義詞

1. 忠誠:表達對某種事物或人持恪守、忠貞的态度。

2. 真誠:表示真實、坦率的态度和行為。

《貢誠》的反義詞

1. 虛僞:表示對他人或事物表現出不真實、不誠實的态度。

2. 背信:表示對原有承諾或約定不守信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