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何當的意思、何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何當的解釋

(1).猶何日,何時。《玉台新詠·古絕句一》:“何當大刀頭,破鏡飛上天。” 晉 幹寶 《搜神記》卷十六:“故見鄙姿,逢君輝光。身遠心近,何當暫忘。” 唐 李商隱 《夜雨寄北》詩:“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 巴山 夜雨時。” ********* 《奉懷》詩:“何當剪燭 江 南墅,重試清談到夜分。”

(2).猶何妨;何如。 唐 武元衡 《長安叙懷寄崔十五》詩:“聞説 唐生 子孫在,何當一為問窮通?” 宋 蘇轼 《龜山辯才師》詩:“何當來世結香火,永與名山供井磑。”

(3).猶安得,怎能。 唐 岑參 《阻戎泸間群盜》詩:“帝鄉北近日, 瀘口 南連蠻。何當遇 長房 ,縮地到京關。” 宋 王安石 《次韻答陳正叔》之二:“何當水石他年住,更把韋編靜處開。” 清 錢謙益 《玉堂雙燕行送劉晉卿趙景之兩太史谪官》詩:“何當鳴梧比丹鳳,且願銜花效黃雀。”

(4).猶何況。 唐 王昌齡 《江上聞笛》詩:“不知誰家子,復奏 邯鄲 音,水客皆擁棹,空霜遂盈襟。羸馬望北走,遷人悲 越 吟。何當邊草白,旌節 隴 城陰。” 宋 蘇轼 《無題》詩:“年光與時景,頃刻互衰變。何當血肉身,安得常強健!” 明 陳所聞 《金落索·閨怨》套曲:“ 姮娥 尚悔偷靈藥,風雨何當憶故人?”

(5).猶合當,應當。 唐 杜甫 《畫鷹》詩:“絛鏇光堪摘,軒楹勢可呼。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 宋 王安石 《送潘景純》詩:“明時正欲精蒐選,榮路何當力薦延。”京劇《雁門關》第一場:“決勝千裡辨輸赢,單注着 黃巢 今日何當敗。”

(6).猶何嘗。 晉 傅玄 《秦女休行》:“百男何當益,不如一女良。”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何當”是古漢語中常見的複合疑問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兩種釋義:

一、表時間疑問,相當于“何時” 此用法多見于唐宋詩詞,用于表達對未來的期盼或不确定的時間指向。例如李商隱《夜雨寄北》“何當共剪西窗燭”,此處“何當”即傳遞詩人渴望與親友重逢卻未知具體時日的怅惘。《漢語大詞典》指出該詞在時間維度上具有“不知何時才能實現”的延展意境(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七卷)。

二、表反诘或建議,相當于“何妨”“何如” 南北朝樂府詩中常見此用法,如《樂府詩集·紫骝馬歌辭》“何當斬束縛,換汝長相悅”,此處“何當”帶有強烈祈使語氣,表達突破現實桎梏的訴求。王力《古代漢語》将其歸類為“複合反诘副詞”,強調其具備“反向推動行為發生”的語法功能(來源:王力《古代漢語》教材)。

需注意該詞在不同文本中可能存在細微差異,例如王維《送張判官赴河西》“何當終破虜,聽君凱歌聲”,既可解讀為時間疑問,也可理解為對戰略決策的诘問,此類多義性正是古漢語詞彙的典型特征(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古漢語虛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

“何當”是古代漢語中的多義詞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以下是主要解釋及例證:

一、核心含義

  1. 何時、何日(最常見用法)
    表示對時間的疑問或期盼,常見于詩詞。
    例:李商隱《夜雨寄北》:“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出處:漢·無名氏《古絕句》:“何當大刀頭?破鏡飛上天。”

  2. 反問語氣,表示否定或沒有
    通過反問強調“沒有”或“不”。
    例:晉·傅玄《秦女休行》:“百男何當益?不如一女良。”

  3. 何妨、何如
    表達建議或商量的語氣。
    例:唐·武元衡詩:“何當重相見,舊隱白雲深。”

  4. 怎能、安得
    強調無法實現或難以做到。
    例:李賀《馬詩》:“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5. 應當、合當
    表示情理上的應該。
    例:郁達夫《奉懷》:“何當剪燭江南墅,重試清談到夜分。”


二、語境辨析


三、參考資料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相關詩詞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八面玲珑葆啬砭針并智筆套草薉查案暢盛超轶絶塵朝章國典程文熾發甘膬幹揚臯繇公侯幹城閨籍過磷酸鈣好謀黃湯曶鼎渾骨丫髻奬崇棘木之下觐對酒望子兩庑攦脫率略馬腦毛邊書鬧杆旁門邪道橋腳俏皮清吟小班入房撒響屁沙府上半年山字太守生結生澁折碗石錨詩心適心娛目食糟嵩岑歲晏彈撥恬瀾跳蹦鹈鴂挺特五逆五四運動鄉傭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