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何日,何時。《玉台新詠·古絕句一》:“何當大刀頭,破鏡飛上天。” 晉 幹寶 《搜神記》卷十六:“故見鄙姿,逢君輝光。身遠心近,何當暫忘。” 唐 李商隱 《夜雨寄北》詩:“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 巴山 夜雨時。” ********* 《奉懷》詩:“何當剪燭 江 南墅,重試清談到夜分。”
(2).猶何妨;何如。 唐 武元衡 《長安叙懷寄崔十五》詩:“聞説 唐生 子孫在,何當一為問窮通?” 宋 蘇轼 《龜山辯才師》詩:“何當來世結香火,永與名山供井磑。”
(3).猶安得,怎能。 唐 岑參 《阻戎泸間群盜》詩:“帝鄉北近日, 瀘口 南連蠻。何當遇 長房 ,縮地到京關。” 宋 王安石 《次韻答陳正叔》之二:“何當水石他年住,更把韋編靜處開。” 清 錢謙益 《玉堂雙燕行送劉晉卿趙景之兩太史谪官》詩:“何當鳴梧比丹鳳,且願銜花效黃雀。”
(4).猶何況。 唐 王昌齡 《江上聞笛》詩:“不知誰家子,復奏 邯鄲 音,水客皆擁棹,空霜遂盈襟。羸馬望北走,遷人悲 越 吟。何當邊草白,旌節 隴 城陰。” 宋 蘇轼 《無題》詩:“年光與時景,頃刻互衰變。何當血肉身,安得常強健!” 明 陳所聞 《金落索·閨怨》套曲:“ 姮娥 尚悔偷靈藥,風雨何當憶故人?”
(5).猶合當,應當。 唐 杜甫 《畫鷹》詩:“絛鏇光堪摘,軒楹勢可呼。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 宋 王安石 《送潘景純》詩:“明時正欲精蒐選,榮路何當力薦延。”京劇《雁門關》第一場:“決勝千裡辨輸赢,單注着 黃巢 今日何當敗。”
(6).猶何嘗。 晉 傅玄 《秦女休行》:“百男何當益,不如一女良。”
“何當”是古代漢語中的多義詞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以下是主要解釋及例證:
何時、何日(最常見用法)
表示對時間的疑問或期盼,常見于詩詞。
例:李商隱《夜雨寄北》:“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出處:漢·無名氏《古絕句》:“何當大刀頭?破鏡飛上天。”
反問語氣,表示否定或沒有
通過反問強調“沒有”或“不”。
例:晉·傅玄《秦女休行》:“百男何當益?不如一女良。”
何妨、何如
表達建議或商量的語氣。
例:唐·武元衡詩:“何當重相見,舊隱白雲深。”
怎能、安得
強調無法實現或難以做到。
例:李賀《馬詩》:“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應當、合當
表示情理上的應該。
例:郁達夫《奉懷》:“何當剪燭江南墅,重試清談到夜分。”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相關詩詞注解。
《何當》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在什麼時候。通常用于詩詞歌賦中,表達對未來的向往或對過去的懷念。
《何當》的拆分部首是“⺅”(人)和“⺹”(忄心旁),共計4個筆畫。
《何當》最早出現在《詩經·衛風·何彼襛矣》一詩中:“何彼襛矣,戎車既易。何彼厲矣,戎車既邁。”意為“戰車什麼時候停下來,戰争何時結束”。後來,這個短語逐漸衍生為成語《何當》。
《何當》的繁體字為「何當」。
古代漢字寫作“何當”,略有不同于現代寫法,多為金文、篆書等形式。
1. 這是一個重要問題,我們需要好好考慮一下,何當作出決定。
2. 回首往事,我常常會想起那段年少時的歡樂時光,何當再度重返過去。
何時、何必、何苦、何在、何止、何以、何其、何須
何時、何年、何處、何為
即刻、馬上、現在、立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