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棘木之下的意思、棘木之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棘木之下的解釋

古代聽訟的地方。《禮記·王制》:“史以獄成告於正,正聽之。正以獄成告於大司寇,大司寇聽之棘木之下。” 鄭玄 注:“司寇聽之朝,王之外朝也。”《孔子家語·刑政》:“王命三公卿士,參聽棘木之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棘木之下”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古代漢語成語,其核心意義需結合曆史語境和現代用法綜合理解:

一、原始含義(古籍記載)

該詞最早見于《禮記·王制》,指周代司法審判的場所。具體表現為:

  1. 司法象征:古代官員在種植棘木(象征公正與威嚴)的外朝審理案件,如《禮記》載“大司寇聽之棘木之下”,鄭玄注解釋為“王之外朝”。
  2. 制度溯源:體現周代“三刺”司法程式,重大案件需由三公、群士等共同參審于棘木之下,如《孔子家語》記載“王命三公卿士,參聽棘木之下”。

二、現代引申義(部分詞典收錄)

部分現代辭書(如查字典網)将其引申為:

三、使用建議

  1. 學術場景:優先采用原始司法含義,引用《禮記》《孔子家語》等典籍依據。
  2. 文學比喻:可酌情使用引申義,但需注意語境適配性。

附:詞源考證

該詞争議源于“棘木”在古籍中兼具植物屬性與禮制符號的雙重性,現代部分釋義可能受字面聯想影響。建議參考《漢語大詞典》《漢典》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棘木之下》的意思

《棘木之下》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在棘木的影子下,比喻身處困境或險惡環境之中。

《棘木之下》的部首和筆畫

《棘木之下》的部首是木(木字頭),它的筆畫數為4畫。

《棘木之下》的來源

《棘木之下》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論語》中的一段話:“君子立于多疾之下而不傾。”後來,人們引申出了成語《棘木之下》來形容處于困境中能夠堅定不移、不被外界幹擾動搖的人。

《棘木之下》的繁體字

《棘木之下》的繁體字為《棘木之下》。

《棘木之下》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棘木之下》的古時候漢字寫法可以寫作“棘木之下”。

《棘木之下》的例句

他身陷困境,但卻能夠在《棘木之下》保持從容。

《棘木之下》的組詞

組詞可包括:棘木、之下、困境。

《棘木之下》的近義詞

近義詞有:險境、逆境、困局。

《棘木之下》的反義詞

反義詞有:安逸、順境、平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