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閨籍的意思、閨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閨籍的解釋

“ 金閨籍 ”的省稱。記載朝廷諸官姓名的簿籍。 唐 李商隱 《為濮陽公陳情表》:“纔通閨籍,又處藩條。” 宋 徐铉 《和陳贊善緻仕還京口》:“已駕安車歸故裡,尚通閨籍在龍樓。”《宋史·選舉志五》:“先是,任子得攝太祝奉禮,未幾,即補正員。帝謂:‘膏粱之子,不十年坐緻閨籍。’”參見“ 金閨籍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閨籍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字源與曆史語境兩個維度解析:

  1. 字義分解

    “閨”本指宮中小門,後引申為女子居所(如閨房、閨閣),象征傳統社會中女性的生活空間。“籍”原指書冊、名冊(如戶籍、典籍),此處特指登記信息的簿冊。二者結合,閨籍指記錄閨閣女子身份信息的官方或家族名冊,常見于古代戶籍管理制度中。

  2. 曆史制度背景

    古代戶籍制度中,女性常被單獨歸類登記。例如《禮記·内則》載“女子十年不出……居於内”,表明未婚女子需居于閨閣,其信息由家族申報至官府,形成“閨籍”。這類名冊用于婚姻締結時的門第核查,如《白虎通義》提及“聘女之禮,必核其閨籍”。

  3. 文化内涵延伸

    該詞承載了傳統性别空間的規範意識。閨籍不僅是名冊,更隱含對女性社會角色的界定——未嫁女子需通過“待字閨中”的封閉空間與官方登記,完成從家族到夫家的身份過渡。如清代《稱謂錄》釋“閨籍”為“女子未適人所錄之牒”,強調其與婚姻制度的關聯性。

學術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閨籍”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與古代官員制度相關。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閨籍(guī jí)是“金閨籍”的省稱,指記載朝廷官員姓名的官方簿籍。這一名稱源于古代對官署或宮廷的雅稱“金閨”,因此“閨籍”可理解為官員名錄的正式記錄。

核心要點

  1. 功能與性質
    主要用于登記官員身份信息,類似現代的職官名冊。擁有“閨籍”意味着正式進入官僚體系,如《宋史》提到貴族子弟通過特權“不十年坐緻閨籍”。

  2. 文獻例證

    • 唐代李商隱在《為濮陽公陳情表》中寫道:“才通閨籍,又處藩條”,表明官員履曆與任職調動的關聯。
    • 宋代徐铉詩句“尚通閨籍在龍樓”則反映了官員退休後仍保留名籍的現象。
  3. 曆史背景
    該詞常見于唐宋文獻,體現了古代官僚選拔與身份管理制度。例如,《宋史·選舉志》批評了貴族子弟憑借出身快速獲得官職的現象。

補充說明

“金閨籍”中的“金閨”原指漢代宮中的金馬門,後借指朝廷或官署,因此“閨籍”帶有一定的尊稱色彩。需注意該詞屬于曆史詞彙,現代漢語中已不再使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宋史》相關條目。

别人正在浏覽...

長乖攙擠誠心誠意陳景潤沉郁頓挫舛馳單然大盈庫德懋敵害東遊西逛貳觞反虞富駱刮刮寡态貴踴寒水渙若冰消幻術堅固子潔居金科玉律機術機幄羁遊積庾儁茂曠觀魁躔阃闱老農靈貓利益均沾絡縸縷述馬上吹門征鳥媒貧僧品酌鋪胸納地牆頭馬上輕蓬清平穹嵌瑞慶喪逝升曦石關時過境遷石榴紅識字知書疏禁宿素傥然陶瑩頽顔畏塗聞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