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illick] 一種用石塊做成的應急錨,通常纏縛着木棒
根據多個詞典釋義,“石錨”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指一種用石塊制成的應急錨具,通常與木棒捆綁使用,屬于臨時替代傳統金屬錨的裝置。該詞由“石”(shí,指岩石或硬質礦物質)和“錨”(máo,指固定船隻的器具)組合而成。
結構與發音
用途與特點
主要用于應急場景,例如缺乏标準錨具時,通過石塊增加重量并借助木棒固定繩索,幫助臨時穩定船隻或漂浮物。其設計體現了就地取材的實用性。
英文對應詞
翻譯為“killick”,特指此類簡易錨具(參考多個詞典标注)。
補充說明:該詞屬于專業場景下的工具名稱,現代航海已較少使用,但在曆史文獻或特定應急情境中可能被提及。如需更詳細的技術參數,建議查閱航海工具類專著。
《石錨》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意為用石頭制成的錨。它由“石”、“錨”兩個部分組成。
“石”字的部首是“石”,它表示與石頭相關的意義,有5畫;“錨”字的部首是“钅”(金的左部),它表示與金屬相關的意義,有16畫。
“石錨”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航海時代,船舶需要使用錨來固定位置,以免漂流。石錨由于其重量和固定性能,被廣泛使用。這個詞的繁體字是「石錨」。
在古代,漢字的形态和現在有所不同。根據《說文解字》記載,古時候的「石錨」漢字寫作「⿰石貌」。
1. 漁船用石錨将船固定在海底,防止被海浪沖走。
2. 老漁民已經掌握了制作石錨的技巧,用簡單的工具就能完成。
石錨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語:
- 石頭:用來制作石錨的材料
- 固定:石錨的作用就是固定船隻的位置
- 船舶:使用石錨的主體
近義詞:石錨的近義詞包括「船錨」、「鐵錨」
反義詞:沒有明顯的反義詞與石錨相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