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皓蒼的意思、皓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皓蒼的解釋

昊天;天空。 三國 魏 曹植 《大暑賦》:“大暑赫其遂蒸,玄服革而尚黃。蛇折鱗於靈窟,龍解角於皓蒼。”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皓蒼"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頻率較低,主要出現在古典文學或特定語境中。其含義需從構成該詞的兩個字的本義及組合義來理解:

  1. 字義分解:

    • 皓 (hào): 本義指潔白、明亮。常用來形容月光(皓月)、白發(皓首)、玉石等潔白光亮的事物。引申為光明、明亮、潔白無瑕之意。
    • 蒼 (cāng): 本義指深青色、青綠色或灰白色。常用來形容天空(蒼穹、蒼天)、草木(蒼翠)、頭發花白(蒼白、兩鬓蒼蒼)等。引申指天、大自然或遼遠、古老之意。
  2. 組合義“皓蒼”:

    • 指代天空: 這是“皓蒼”最常見的含義。它結合了“皓”的光明、明亮之意與“蒼”指代天空的屬性,形容明亮、廣闊的天空。這種用法帶有文學色彩和古雅意味。
      • 例: “仰視皓蒼,星漢燦爛。” (仰望明亮的天空,銀河星光燦爛。)
    • 形容天色明亮: 側重于描繪天空本身的明亮狀态。
      • 例: “雨霁雲開,皓蒼如洗。” (雨停雲散,明亮的天空如同洗過一般。)
    • 形容白發蒼蒼(較少見): 結合“皓”的白和“蒼”的灰白,可以形容頭發花白,但此用法遠不如“皓首”或“蒼顔”常用。

“皓蒼”的核心含義是指明亮、廣闊的天空。它是由表示光潔明亮的“皓”與表示天空或青色的“蒼”組合而成的偏正式合成詞,帶有濃厚的古典文學色彩。在現代漢語中,更常用“蒼穹”、“蒼天”、“碧空”、“晴空”等詞來表達類似概念。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皓蒼”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解析:

一、基本釋義 “皓蒼”指天空或昊天,形容廣闊明亮的蒼穹。拼音為hào cāng,注音符號為ㄏㄠˋ ㄘㄤ。

二、出處與例句 該詞最早見于三國時期曹植的《大暑賦》:“大暑赫其遂蒸,玄服革而尚黃。蛇折鱗于靈窟,龍解角于皓蒼。”。文中通過“皓蒼”描繪烈日炙烤下的天空景象。

三、字義分解

四、使用場景

  1. 自然描寫:多用于詩文描述晴朗無雲的天空,如“皓蒼萬裡,雲霞盡散”;
  2. 比喻引申:可象征事物明亮清晰、無瑕疵的狀态,例如“心境如皓蒼般澄澈”。

五、補充說明 需注意,“皓蒼”并非現代常用詞彙,更多出現在古典文獻或文學創作中。部分詞典将其歸類為成語,但實際使用中更傾向作為複合詞存在。

别人正在浏覽...

辦學蔽日遮天不來氣倡酧塵塵刹刹蟲鶴登得刁頭帝掖二龍泛長凡濁風窦負耒服期槁工觀火海川螺旱湛漢中候置頮面器灰頭土面肩部賤客簡妙健爽膠青金铎寖信繼任稽查軍兵開間看人說話匮少列宿镂脂翦楮淪暮驢生機角甕生根莫敢誰何男方您家旁谘迫遣荞麥面棄逆歸順全民趨俗手摺霜散所聞添梯脫歸托墨歪意躗言五綦五器相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