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二龍的意思、二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二龍的解釋

譽稱同時著名的二人。一般多指兄弟。(1)指 後漢 許劭 、 許虔 兄弟。《後漢書·許劭傳》:“兄 虔 亦知名, 汝南 人稱 平輿 淵有二龍焉。”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 謝子微 見 許子将 兄弟,曰:‘ 平輿 之淵,有二龍焉。’” 唐 楊炯 《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荊枝擢秀,棣蕚生光,何止 平輿 之二龍,是為 賈 家之三虎。”(2)指 三國 吳 劉岱 、 劉繇 兄弟。《三國志·吳志·劉繇傳》:“若明使君用 公山 ( 劉岱 )於前,擢 正禮 ( 劉繇 )於後,所謂禦二龍於長塗,騁騏驥於千裡,不亦可乎?”(3)指 南朝 梁 謝覽 、 謝舉 兄弟。《南史·謝舉傳》:“﹝ 舉 ﹞與兄 覽 俱預元會。 江淹 一見并相欽挹,曰:‘所謂“馭二龍於長塗”者也。’”(4)指 南朝 梁 劉孝義 、 劉孝勝 兄弟。 南朝 梁 簡文帝 《餞臨海太守劉孝儀蜀郡太守劉孝勝》詩曰:“兩 杜 昔夾河,二龍今出守。”(5)指 南朝 齊 柳惔 、 柳悅 兄弟。《南史·柳惔傳》:“﹝ 惔 ﹞少與長兄 悅 齊名, 王儉 謂人曰:‘ 柳氏 二龍,可謂一日千裡。’”(6)指 唐 烏承恩 、 烏承玼 兄弟。《新唐書·烏承玼傳》:“﹝ 承玼 ﹞與族兄 承恩 皆為 平廬 先鋒,沉勇而決,號‘轅門二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二龍”一詞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含義及用法:

一、基本含義

指同時著名的兩人,通常用于贊譽兄弟的才華或成就。該詞源自曆史典故,後擴展至文學作品中。


二、曆史典故與人物

  1. 許劭、許虔兄弟
    東漢時期,汝南平輿的許劭與兄長許虔因才識名節著稱,被時人稱為“二龍”,典出《後漢書·許劭傳》及《世說新語》。
  2. 劉岱、劉繇兄弟
    三國時期吳國的劉岱、劉繇兄弟亦被稱作“二龍”,《三國志》記載時人評價“禦二龍于長塗”以贊其才能。
  3. 謝覽、謝舉兄弟
    南朝梁時,謝覽與謝舉兄弟因才華出衆,被江淹稱為“馭二龍于長塗”。

三、文學引用

唐代詩人李白多次以“二龍”比喻兄弟才華,例如:


四、地理名稱

四川阆中市有地名“二龍”,因兩山形如龍、中間山包似寶,得名“二龍搶寶”。


五、其他延伸

“兩龍”一詞偶指兩位豪傑(如《史記》中彭越語),但此用法與“二龍”的兄弟贊譽不同,需結合語境區分。

如需更完整的曆史用例或地理信息,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地方志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二龍》是一個中文詞語,意為兩條龍。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分别是“二”和“龍”。其中,部首“二”表示數目“兩”,而部首“龍”則表示一種神秘的神獸。根據筆畫計算,詞語《二龍》的筆畫總數為10畫。 《二龍》這個詞來源于中國的傳統文化,龍在中國文化中常被視為吉祥、祥瑞和權威的象征。将兩條龍合二為一,象征着雙倍的祥瑞和力量。在繁體中文中,詞語《二龍》的寫法與簡體中文相同。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根據古代漢字的寫法,詞語《二龍》的表示會略有變化,但詞義仍然是表示兩條龍。 以下是《二龍》的例句: 1. 這幅畫上繪制了一幅美麗的《二龍》。 2. 根據傳說,這個地方竟然同時現身了兩條《二龍》。 與《二龍》相關的組詞包括: 1. 二龍戲珠:形容兩條龍周圍環繞着寶珠,寓意富貴和吉祥。 2. 二龍戲水:形容兩條龍在水中嬉戲玩耍的景象,比喻和諧的氛圍。 近義詞: 1. 雙龍:也表示兩條龍。 反義詞: 1. 無龍:表示沒有龍。 希望以上内容對您有所幫助!如有任何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