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二龍的意思、二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二龍的解釋

譽稱同時著名的二人。一般多指兄弟。(1)指 後漢 許劭 、 許虔 兄弟。《後漢書·許劭傳》:“兄 虔 亦知名, 汝南 人稱 平輿 淵有二龍焉。”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 謝子微 見 許子将 兄弟,曰:‘ 平輿 之淵,有二龍焉。’” 唐 楊炯 《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荊枝擢秀,棣蕚生光,何止 平輿 之二龍,是為 賈 家之三虎。”(2)指 三國 吳 劉岱 、 劉繇 兄弟。《三國志·吳志·劉繇傳》:“若明使君用 公山 ( 劉岱 )於前,擢 正禮 ( 劉繇 )於後,所謂禦二龍於長塗,騁騏驥於千裡,不亦可乎?”(3)指 南朝 梁 謝覽 、 謝舉 兄弟。《南史·謝舉傳》:“﹝ 舉 ﹞與兄 覽 俱預元會。 江淹 一見并相欽挹,曰:‘所謂“馭二龍於長塗”者也。’”(4)指 南朝 梁 劉孝義 、 劉孝勝 兄弟。 南朝 梁 簡文帝 《餞臨海太守劉孝儀蜀郡太守劉孝勝》詩曰:“兩 杜 昔夾河,二龍今出守。”(5)指 南朝 齊 柳惔 、 柳悅 兄弟。《南史·柳惔傳》:“﹝ 惔 ﹞少與長兄 悅 齊名, 王儉 謂人曰:‘ 柳氏 二龍,可謂一日千裡。’”(6)指 唐 烏承恩 、 烏承玼 兄弟。《新唐書·烏承玼傳》:“﹝ 承玼 ﹞與族兄 承恩 皆為 平廬 先鋒,沉勇而決,號‘轅門二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二龍"在漢語詞典中的解釋包含以下三個主要義項:

一、典故釋義 源自南朝梁代畫家張僧繇"畫龍點睛"的典故,《曆代名畫記》記載其于金陵安樂寺繪白龍于壁,未點睛時"二龍未點眼者見在"。該典故派生成語"畫龍點睛",比喻藝術作品在關鍵處着墨可使整體生動傳神。

二、曆史人物代稱

  1. 三國時期諸葛瑾、諸葛亮兄弟的并稱,《三國志注》引《吳書》載:"諸葛瑾字子瑜,其先葛氏……與弟亮及從弟誕,并有盛名,各在一國。時謂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
  2. 東漢許劭、許虔兄弟的合稱,《後漢書·許劭傳》記載:"兄虔亦知名,汝南人稱平輿淵有二龍焉"。此稱謂體現古代對傑出兄弟的贊譽傳統。

三、現代語言應用 在當代語境中仍保留比喻用法,常用于形容: (1)競技領域中實力相當的雙人組合 (2)文學作品中互為映襯的兩位核心人物 (3)傳統文化語境中祥瑞雙龍的象征意象

以上釋義綜合參考《漢語大詞典》"二龍"詞條及《中國典故大辭典》相關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

“二龍”一詞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含義及用法:

一、基本含義

指同時著名的兩人,通常用于贊譽兄弟的才華或成就。該詞源自曆史典故,後擴展至文學作品中。


二、曆史典故與人物

  1. 許劭、許虔兄弟
    東漢時期,汝南平輿的許劭與兄長許虔因才識名節著稱,被時人稱為“二龍”,典出《後漢書·許劭傳》及《世說新語》。
  2. 劉岱、劉繇兄弟
    三國時期吳國的劉岱、劉繇兄弟亦被稱作“二龍”,《三國志》記載時人評價“禦二龍于長塗”以贊其才能。
  3. 謝覽、謝舉兄弟
    南朝梁時,謝覽與謝舉兄弟因才華出衆,被江淹稱為“馭二龍于長塗”。

三、文學引用

唐代詩人李白多次以“二龍”比喻兄弟才華,例如:


四、地理名稱

四川阆中市有地名“二龍”,因兩山形如龍、中間山包似寶,得名“二龍搶寶”。


五、其他延伸

“兩龍”一詞偶指兩位豪傑(如《史記》中彭越語),但此用法與“二龍”的兄弟贊譽不同,需結合語境區分。

如需更完整的曆史用例或地理信息,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地方志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半數背人笨麴駁運慘無人理惝恍傳為美談春農儲說低凹多曆年所繁雲豐衍風煙鋒镞蛤像國軌汩湮汗瘢滑碌碌回觀穢誣匠工尖團音饑不暇食赆琛今體詩積怒寄托狙狙渴暍連帥裂理漏孔買臉蒙騰面紅耳赤南山壽難心内煉泥中隱刺疋帛籤廚欽天壇三高山高路遠聲訊台勢窮力蹙司勳汰棄檀闆通旅推勘軎術無舛汙薉陷敵向赴相隨相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