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勒銘的意思、勒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勒銘的解釋

(1).镌刻銘文。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濁漳水》:“祠東側有碑,隱起為字,祠堂東頭石柱,勒銘曰: 趙 建武 中所修也。” 宋 陸遊 《夜泊水村》詩:“腰間羽箭久凋零,太息 燕然 未勒銘。”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會 飲馬川 西,忽得 明成祖 勒銘紀功之石於石崖。”

(2).指刻在金石上的銘文。《晉書·郭璞傳》:“ 會稽 當出鐘,以告成功,上有勒銘。” 宋 楊億 《成都》詩:“ 張載 勒銘堪作戒,莫矜 函谷 一丸封。” 清 林則徐 《杭嘉湖三郡觀風告示》:“由制義以及弦詩對策,仿闈試而略有變通,加經解而迨論史勒銘,備衆體而學兼今古。”

(3).喻建立功勳。《後漢書·隗嚣傳》:“夫以二子之賢,勒銘兩國,猶削跡歸愆,請命乞身, 望 之無勞,蓋其宜也。” 明 梁辰魚 《浣紗記·允降》:“上 稽山 看妖氛清盡,勒銘歸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勒銘"是一個具有深厚曆史文化内涵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在金石等堅硬材料上镌刻文字,尤指刻寫記載功勳、事迹或作為永久紀念的文字。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釋義:


一、字義分解與合成

  1. 勒 (lè):
    • 本義指套在牲畜頭上帶嚼子的籠頭(《說文解字》:"勒,馬頭絡銜也"),引申為拉緊、約束(如"勒緊")。
    • 在"勒銘"中取其雕刻、刻寫的引申義,強調以刀錐等工具在硬物上用力刻劃的動作 。
  2. 銘 (míng):
    • 本義指在器物或碑石上刻寫文字(《禮記·祭統》:"銘者,自名也"),後特指記述功德、警誡或紀念的文字(如"墓志銘")。
    • 引申為牢記不忘(如"銘記于心")。
  3. 合成義:
    • "勒銘"即通過"勒"的動作完成"銘"的内容,強調在金石載體上刻鑄永久性文字的行為與結果。

二、核心釋義與用法

  1. 刻石紀功(核心義項)

    指在石碑、銅器等耐久材料上镌刻文字,記載人物功績、重大事件或紀念性内容,以期永垂後世。

    例:

    《後漢書·窦憲傳》:"封山刊石,昭銘盛德",描述窦憲大破北匈奴後于燕然山勒石記功的史實 。

    唐代李商隱《韓碑》:"湯盤孔鼎有述作,今無其器存其辭",暗喻勒銘器物雖失而文字不朽。

  2. 引申:建立不朽功勳或聲名

    因勒銘行為象征永恒,故衍生出"建立卓越功業、留名青史"的抽象意義。

    例:

    成語"勒銘燕然"(典出窦憲燕然勒石),喻指建功邊疆,留名後世 。


三、文化載體與曆史背景

  1. 載體類型:

    • 碑碣:紀功碑(如《大唐中興頌》)、墓碑(墓志銘)。
    • 鐘鼎:商周青銅器銘文(如毛公鼎、大盂鼎)。
    • 摩崖:天然崖壁刻石(如泰山石刻、石門頌)。
  2. 社會功能:

    • 頌德:記錄帝王功業、将領戰功(《史記·秦始皇本紀》載泰山刻石)。
    • 紀事:銘刻重要曆史事件(如唐代《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 警世:刻寫箴言以訓誡後人(如宋代《戒石銘》)。

四、權威詞典釋義參考

  1. 《漢語大詞典》:

    "勒銘:镌刻銘文。亦指刻于金石上的銘文。"

    來源:羅竹風主編. 漢語大詞典(縮印本)[M]. 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第6卷 第157頁。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勒銘:<書> 在金石上刻寫銘記的文字。"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第792頁。


五、相關文化概念


通過以上釋義可知,"勒銘"不僅是一種文字镌刻技藝,更是中華文明中"文以載道,石以傳世"的重要文化實踐,承載着曆史記憶與精神傳承的雙重使命。

網絡擴展解釋

“勒銘”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以下從不同維度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镌刻銘文
    指在金石、碑刻等材料上雕刻記錄功績或事件的文字。例如《水經注》中提到“勒銘曰:趙建武中所修也”,即通過刻字留存曆史信息。

  2. 指刻在金石上的銘文本身
    這類銘文常用于紀念重要事件或人物,如《晉書》記載的“會稽當出鐘,上有勒銘”,即指鐘上的銘文内容。

  3. 比喻建立功勳
    源自東漢窦憲大破匈奴後“刻石勒功”的典故(燕然山銘),後世以此代指建功立業。陸遊《夜泊水村》中“太息燕然未勒銘”便表達未能立功的感慨。


二、典故與文學引用


三、引申意義

在近代,“勒銘”一詞還曾被用作品牌名稱,如“關勒銘金筆廠”,但此用法屬專有名詞,與原始詞義關聯較弱。

“勒銘”既指具體的刻字行為與銘文載體,也承載着建功立業的象征意義,兼具曆史與文學雙重價值。

别人正在浏覽...

谙通餐刀遲晖垂接叢叢大吹大擂擔誤釣魚輪訪采翻身服滿高志豪賢豪制魂意火前茶江漢将軍肚監齋使者傑骜桀木驚镳靜掃寄僧名镌谯均差伉偶克伐怨欲闌風長雨亮詧馬戰孟仲叔季謬巧内史省嫩鵝黃嗯聲搦管鷗社盤陀石炮煨凄梗親表瓊蕤任正入木三亭善學赦原十指倉說和通廊頭球屯弊外邸宛缛維妙維肖韡曅無楗纖軟洗腳上船